后周世宗柴荣灭佛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灭佛”事件,即“三武一宗灭佛”,三武者,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者,即后周世宗柴荣。自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起,后周世宗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排斥佛教的政策。这是五代唯一对佛法的排斥。

对于“私度僧尼,日益猥杂”、“乡村之中,其弊转盛”的现象,柴荣下诏:“近览诸州奏闻……私度僧尼,日增猥杂,创修寺院,渐至繁多……宜举旧章,以革前弊……诸道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抑停废。”

诏旨颁布后,废佛之风席卷全国,当年就废去寺院30,336所,僧尼还俗者约6万人。除重点保护寺院外,一律停废。禁私度僧尼,禁僧俗舍身。当时有檀越销融铜钱以铸佛的风气,柴荣反其道而行,即下令毁灭天下铜制佛像,要销毁佛像以铸造铜钱。

世宗限定民众于五十日内缴纳,官府收购。只要家藏五斤以上的铜佛而不缴纳,则判死刑。只留下前朝帝王有赐与匾额的重点佛寺,其余寺院一律毁去。又对僧侣条件严格限制,必须要会背诵一定卷数以上的佛经并取得尊长同意,才能出家,否则犯罪。且禁止一切当年佛“自残式布施”(斩断手脚、以热油烫脸等)明志的风气,最后,废去佛寺30336所,还俗61200僧。全国寺院仅余两千所。

一时之间,天下佛像几灭。官员议论纷纷,柴荣却说:“你各位不要对我毁去佛像这件事有疑虑。佛啊,是以善道度化世人的,如果有心向善,就是供奉佛了,那铜像岂是所谓的佛呢?而且我听说过,佛为了利益他人,就算是头颅、眼睛都可以布施给别人。如果朕的身体可用来救济民众,我也在所不惜啊。”

背景

众所周知,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当时,连年征战,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国民经济萧条,以至于“人烟断绝,荆榛蔽野”。这导致的一个突出后果便是,社会动荡导致许多百姓不得已遁入空门,致使佛教迅速发展。一方面,连年征伐导致人口锐减,另一方面,不事稼穑的佛门子弟越来越多,这已经大大影响国家的财政税收和兵役徭役征发,国家政权与宗教势力的矛盾已经相当尖锐。

过程

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五月,周世宗柴荣昭告天下,“非敕赐寺额者皆废之”,拉开了灭佛运动的序幕。对于灭佛运动的过程,《新五代史》一笔带过,“甲戌,大毁佛寺,禁民亲无侍养而为僧尼及私自度者”。但是《旧五代史》则记述颇丰,将柴荣的诏令大段录用。柴荣灭佛的原因,规定的办法甚至处罚的尺度,都一一记录在案。

结果

后周显德二年,所存寺院凡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废寺院凡三万三百三十六,僧尼系籍者六万一千二百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