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弼(?―452年),北魏代郡(今张家口蔚县古家疃村)人。《魏书》有传。 在蔚县城北的古家疃村,代代相传着“笔公”的故事,人们也称这里为“笔公故里”,笔公就是说的北魏中书令古弼。 古弼,好读书,又善骑射,很小就成为跟着君主出猎的猎郎,还出使过长安,因为称职,转门下奏事,又以聪敏正直而著称,很快就得到明元帝拓跋嗣的赏识。由于他的头顶很尖,像笔头一样,明元帝就赐他名为笔,取其直而有用,还戏称他为“笔头奴”。他的原名叫什么,史书却没有记下来,当时人都称他为笔公。后来皇帝又给他改名为弼,言其为辅佐之材。 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仍然很重用古弼。古弼也跟着太武帝南征北战、打仗无数,屡立战功,被封为立节将军,受爵灵寿侯。后来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典南部奏事,以至当到尚书令的位置,行使起宰相的职权。古弼位高权重,但对涉及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丝毫不敢懈怠,就是皇帝做错了,也要犯颜直谏。 北魏初年,帝王多次在离都城平城不远的地方圈地作狩猎的园囿,这样一来,百姓的耕田就减少了。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444年),上谷一带的百姓上书说:“苑囿过度,民无田业,乞减太半,以赐贫人。”古弼看了后,马上进宫陈奏,正遇上太武帝与给事中刘树下棋。古弼就在一边等着,等了好久,不见结束。古弼忍耐不住,跑过去把刘树拉下座位,提拳就打,并骂道:“朝廷没有治好,罪就在你!”太武帝赶紧劝住:“不听你奏事,是我的错,放开他!”于是,古弼上前启奏要求减少园囿,把土地分赐给贫民。太武帝也为古弼的耿直而感动,欣然同意所奏。这时古弼又脱了鞋和帽子跪下请罪。太武帝说:“你一心为国。何罪之有?以后只要是有利社稷、益国便民的事,只管去做,不要顾虑。” 不久,太武帝又要到河西狩猎。古弼留守京城,主持尚书台的工作,也就是朝廷的日常事务。太武帝到达河西后,下诏让古弼把肥壮的马送给狩猎的部队,古弼却把瘦弱的马送去了。太武帝大怒说:“尖头奴,敢和我作对!我回去,先斩此奴。”古弼的属下都很紧张,担心连累被杀。古弼对他们说:“我不支持皇上狩猎事小,使军备松懈,无力防备敌人才是罪大。现今北方柔然强大,南虏未灭,如何加强边防是我所担忧的。所以选肥马留给军队,以防不测。对国家有利的事,就是我死了也没有关系!此事责任在我,你们不要担心。”太武帝听说后感叹地说:“有臣如此,国之宝也!”遂赐古弼衣一袭、马二匹、鹿十头。 过了一段时间,太武帝又到平城北山去打猎,获得麋鹿数千头,他下诏尚书省发牛车500辆去运载。下诏使者刚去,太武帝就对左右侍从说:“笔公一定不给,你们不如用自己的马运回去吧。”走到半路上,果然,古弼的上表送来了,说:“当下正值秋收大忙季节,如不抓紧收割运输,就要被猪鹿窃食,鸟雁侵费,损失很大。还是先让百姓运粮,运鹿的事稍微缓缓。”太武帝对左右说:“笔公果然如我预料的那样,可谓社稷之臣。”古弼的忠直遇上了英明的君主,所以受到重用,官至司徒。但是,文成帝就不喜欢古弼了,继位不久,因古弼“议不和旨”,免去了他的职务,后来又找了个理由把他杀了,当时的人都为他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