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黑白的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之家,年轻时聪明好学,见闻广博,擅长辞令,无论在外交或文学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才能和造诣,因此深得楚怀王的信赖。屈原所处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就,使他在楚国的声望日益提高。
然而,由于他对内主张改革弊政,对外采取联齐抗秦的策略,触犯了贵族内部腐朽势力的利益,引起了这些人的嫉恨。因此,他们便相互勾结,将屈原陷入困境。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出使到楚国,对怀王说,只要楚国同齐国绝交,便愿将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割让给楚国。屈原认为这是一场骗局,但他的忠言被怀王拒听,并最终遭到放逐。
随后,秦军利用这一机会,再次攻破郢都(楚国都城),烧毁先祖陵墓,使无数百姓背井离乡。在这种悲惨的情况下,屈原负伤含冤,却无法报效国家,只能通过诗歌表达其忠诚与哀愤。在著名诗篇《九章·怀沙》中,他写下了“变白以为黑兮”,用以谴责那些肆意颠倒事实、葬送国家的人们。不久,他写下最后一篇绝命诗《惜往日》,然后自沉汨罗江中。
【活学活用】这样的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被接受的。
【妙语点拨】当我们看到一些人总是喜欢把事情搞乱,我们应该明白,这样的行为不会得到社会认可,它们只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和混乱。而像屈原这样的忠诚者,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学习的一种精神,那就是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以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压力和挑战。
【反义词】实事求是
【近义词】颠倒是非、混淆是非、指鹿为马
标签: 中国历史十大诡异人物 、 明初十大名将 、 明英宗为什么是战神 、 494位 名字列表 、 明代第一恶王朱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