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笔记整理托马斯阿奎那的智慧之光

在13世纪中叶,巴黎大学里,有一位年轻的神学教授,他以沉默和温顺著称,别称“哑牛”。然而,这个“哑牛”其实是意大利人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他才华横溢,在哲学和神学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阿尔伯特曾预言这位年轻人将会闻名于世。

托马斯从小在蒙特卡西诺修道院接受了9年的初等教育,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修道院院长。但当他14岁时,他进入那不勒斯大学,接触到了丰富的科学与哲学著作。5年后,他加入了天主教组织“多明我教团”,这是他的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

1245年,托马斯前往巴黎学习,并受教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阿尔伯特。他在巴黎大学教授神学,用10年的时间专心研究并撰写大量著作。在去世前3年,被罗马教廷任命为神学顾问与讲师。他的教学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已经开始渗透到欧洲,而这种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被视为对天主教正统信仰的一种威胁。

尽管如此,托马斯并未害怕这些思想。他与老师一起深入研究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并将其中的心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阉割掉,只保留其心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体系。这使得这些思想被融入到天主教官方哲学之中,为它提供了坚实基础之一。

通过这一过程,托马斯建立了一套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他撰写了18部巨著,其中包括《神学大全》、《哲學大全》、《论存在本质》、《论正统信仰及真理异议论大全》等作品。这一切都是为了服务于天主教信条,他认为哲學必须為神學服務,並且用亞里士多德式目的論推論出上帝存在这一最高信條。

尽管他的理论是为了服务于宗教,但他也借助亚历山大的大气运动理论来支持地球中心说的观点,即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是由四元素组成:土、水、火、空气,以及由星辰构成的地球周围环绕着七层天堂。这表明世界是有始末期限创造出来的;世界分层结构,从最低级的地球及由水土火气四种元素构成的一切物质,再至植物、动物、人类,最终达到三位一体上帝。

除了这些,还探讨过一般性事物之间关系的问题,比如说每个具体事物内含有一般性的某些东西,这些一般性的东西不是具体事物固有的,而是在它们内部隐藏或寄居着某种特殊实体。因此,每一种独特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稳秘质”,即使没有进一步探究事物内部结构或相互关系,就能理解其所有属性数量一样多的情报来源,以此阻碍科学发展进程。此外,他还力主宗座权力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并维护封建君王制度,同时宣扬灵魂不朽,将现世幸福看作尘世生活中的次要目标,而真正最高幸福只能在彼岸世界实现,从而鼓励人们放弃尘世争斗追求更高境界。此外,对任何违背这个观点的人进行活活烧死是唯一正确行为,也就是对异端极端镇压的手段。在当时社会中,无疑影响着整个西方文化思潮走向,使得圣托玛仕成为那个时代乃至之后几个世纪里的主要知识源泉,不仅因为他的确立了基督宗派对自然界解释方式,而且因为他系统化地整合了解释自然界以及生命意义对于基督徒们意味着什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