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博物馆展现五代十国服饰体现朴实与理性的审美趋势在自然之中回望古代风貌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自然光照下,五代十国服饰展现了朴实与理性的审美趋势,这一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逐渐淡化了大唐恢宏绚丽的风尚,转而追求简雅疏朗的审美。在封建帝制统治下的社会,只有国家富足安宁、统治者开明、百姓安居乐业时,人们的审美才能开放多样多变。

《韩熙载夜宴图》真实地再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人们服装款式和面料质地,以及当时流行的风尚。宴会中的韩熙载头戴“韩君轻格”高顶四方乌纱帽,身穿对襟白色长衫,其间交领长袍男宾们则穿着与唐代官服基本相同的标准官服。

女性服饰与唐代妇女圆润丰硕造型不同,她们的服装显得修长细巧,上身为贴身窄袖交领短衫或直领短衫,下身宽松长裙裾拖几尺长。这一时期妇女仍流行披绣花帔帛,但长度增加至三四米,比唐代更显飘逸灵动。女性襦裙腰线位置降低,使其显著变化。

《韩熙载夜宴图》中女子襦裙落到腰间,帔帛越发窄长,他们形象上带秀润妩媚之气,与唐代相比,可以看到女子裙腰位置从背后接近腋下位置改变。男性首服特点见于图中,《中国古代服饰》总结:“五代十国时间较短,大体沿用唐制,但首服有些变化。”

幞头是晚唐五代通用的冠帽形制,由起初民间包头布演变成完美造型,最早形态为两脚于脑后打结自然下垂,如带状,又称软脚幞头;中后期则将两脚反曲朝上插入脑后结内,或圆或阔如硬翅,上翘且有丝弦,即硬脚幞头;晚世巾子造型变直尖,而幞头超出巾帕范围成为固定的帽子。

通过这样的展示,我们可以更加深刻感受到当时文化艺术生活以及人文精神独特魅力,在自然之中回望古人的衣着风貌,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探索,也是一次审美上的沉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