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世纪的英国,除了那些公有地之外,每一块土地早已有了自己的主人,为什么还能出现重新圈占土地的情况呢?说起来确实很让人奇怪,但发生在英国却是必然的。在15世纪以前,英国的生产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个不起眼的行业。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在欧洲西北角的地带,即佛兰得尔地区,毛纺织业突然繁盛起来,在它附近的英国也被带动起来。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羊毛需求量逐渐增大,而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
英国本来是一个传统养羊的大国,这时除了满足国内需要而外,还要满足国外羊毛需求。这使得养羊业与农业相比,就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这时,一些有钱的人开始投资养羊业。养羊需要更多的地产,因此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地方赶走农民,有时候甚至把他们家拆除,把可以放牧的地方圈出来。一时间,在整个国家到处都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一块块草地。被赶出家园的人们,则变成了无家可归者。
当时的一位著名作家托马斯·莫尔在他的作品《乌托邦》中写道:“绵羊原本很驯服,现在它们变得贪婪和凶狠,以至于它们想要吃掉人类,它们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
圈地运动首先是在剥夺农民公共用地上进行。在这个时代里虽然每一片土地都已经有了主人,但森林、草原、沼泽以及荒地这些公共区域则没有固定的所有者。一群富有的领主利用自己的势力,从这些地方扩大他们的手头资金,然后强行占据这片公共资源。当这些空间无法再满足领主日益增长的手头资金后,他们又开始采用各种手段,将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地方赶出去,有时候连整个村庄和周围的地产都会变成牧场。
曾经有一组农民向国王控诉一个叫约翰·波米尔的小领主。他欺骗并使用暴力去占据苦难臣民——我们的耕种物,这些耕种物是我们家族所拥有。他将这些耕种物用围栏封锁,并且宣布自己所有权。不久之后,他又强行夺取了我们的住宅、田地、大型家具以及果园。一些房屋被摧毁,而其他则遭到了他派出的打手放火烧掉,我们不得不离开。如果有人不同意,他就率领他的打手包围住他家的门口,用刀剑和木棍气势汹汹迫使打开门户,不顾家庭成员悲痛哭泣。
约翰·波米尔为了圈定我们所拥有的耕种物,无论如何都不惜对抗那些反抗者,将其投入监狱,对其施加酷刑或致残,有时甚至杀害。我现在连我的生命也不保全!
这种强制性的圈定运动导致许多以前以各种形式租赁给人的土地,无论是终身租赁还是年期续租,都被贵族强制性地说干净。在这种竞争中,被称为牧场老板的人类贵族不断扩展它们的事务范围,使得牧场越来越庞大。此举对于历史上的英格兰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转变,其中最显著的是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
英格兰国家的一半以上面积变成了牧场。在这一过程中尽管英格兰国王试图通过限制圈定程度法令对此进行一定程度控制,但实际效果微乎其微,只不过使得这种行为合法化而已。
为了帮助那些失去了家庭安居处的人员找到新的工作机会,同时限制流浪者的数量,他们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流浪者的法律规定凡是劳动能力健全但仍然流浪一个月未能找到工作的人,一旦告发就会受到鞭挡然后送回原籍,如果再次发现依旧流浪,就要割下耳朵;第三次发现依旧如此,便判决死刑。而对于逃亡奴隶如果抓回来,则判决终身奴役;第二次逃跑:判决终身奴役;第三次逃跑:判决死刑任何人都能够将流浪儿童抓去作为学徒或者苦工。亨利八世及伊丽莎白两代君王统治期间,因为违反此规定而受罚过大量人民。但即便如此,这些法律并没有有效阻止这一趋势,那些失去了家庭宅基地的人只能进入城市成为无产阶级。而为了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进入制造商品用的工厂或产品制造工厂成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在这里工资极低,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不等的情形并不罕见。此刻之下的“狼吃人的”圈定运动,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并准备好了除了自身劳动力的以外什么也没有的一批无产阶级力量。(完)
标签: 土木堡之变时明英宗多大 、 中国的朝代排序 、 宋朝开国十大王爷是谁 、 明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 、 宋朝赵福金那种死法更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