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图片顺序中利玛窦如同时空之桥将400年前的中国与现代聚会紧密相连

朝代图片顺序中,利玛窦如一位穿越时空的使者,将400年前的中国与现代聚会紧密相连。他的故事,如同一幅精致的织品,交织着中西文化的纽带。

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流浪和探索。他用汉语撰写书籍,介绍西方自然科学成果和思维方式。在他的身后,是徐光启,他们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引进了西方自古希腊而来的逻辑思维和用“公理”、“定律”确切证明命题的数学方式。

他还带来了礼物——自鸣钟、西洋琴、地球仪、天球仪、罗盘、日晷、放大镜、望远镜等,这些对当时中国人来说是绝对新奇的东西。他教太监们弹奏8首配上中文歌词的钢琴曲,他还是中国宫廷第一位外籍音乐教师。

利玛窦等人直接培养了中国最初的西洋画家。1610年5月11日,在北京的一处墓园安葬,他留下了一段传奇。拉斐尔作品首访上博,本次展览不只限于对一个人物的介绍,更像是对一个时代的展示——16世纪世界历史出现巨大转变,代表性的是文艺复兴,对“黑暗的中世纪”的冲击。

微低面颊,慈爱眼神,花白胡须……身穿红袍的人物,在无数小天使簇拥下向天下众生赐福。这是拉斐尔名作《永恒与天使》中所描绘的情景,它将漂洋过海来到上海。拉斐尔秀美圆润柔和艺术风格,是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之典范。

此次展出还有提香杰作《菲利普二世像》,帝王肖像在金色相框衬托下显得高贵而富有神韵。本次展览中的利玛窦油画像值得关注,也许是中国人创作的一幅油画。此链接提供相关信息:利玛窦简介

1552年,利玛窦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州马切拉塔,那里有欧洲最古老大学——马切拉塔大学,而且也是歌剧故乡。19岁加入耶稣会,并从罗马读大学期间开始传教事业。在1578年,从里斯本乘船前往远东传教,最终进入广东肇庆学习汉语并熟悉风俗生活至1601年移居韶州后,再移到南昌南京传教直至1607年进入北京。一路上的足迹记录着他如何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以及如何让这个世界看到不同的可能。此刻,我们站在时间长河中,与这位跨越四百年的使者共聚一堂,无论是仰望星辰还是沉浸于艺术辉煌,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精神交流与深厚情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