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些人虽然学问渊博,心向国家,却往往头脑僵化,教条主义和机械思考导致了片面看待问题。他们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做法,虽然出自一片好意,却使国家错失更好解决问题的机会,对人民造成严重危害。明朝处理俺答求贡的前后经过,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
俺答求贡失败
俺答汗是明朝中后期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他在继承父兄基业基础上,东征西讨、战功显赫,逐渐成为了蒙古右翼三万户实际上的盟主。在南北方之间正常贸易交流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单一原始畜牧业使靠其为生的蒙古族人民陷于极端困境,再加上生齿日繁,用度日增,手工业极不发达,使得需要从汉地获取物资。
俺答明智地作出了选择——求贡,如果求贡不成,还要来抢掠。在他当上“索多汗”并控制了蒙古右翼诸部之后,一次又一次地伸出了橄榄枝。然而,被他的请求回应的是不是友谊拥抱。
嘉靖20年秋(1541),俺答派使者石天爵“款大同塞”,正式向明廷提出通贡请求。在这期间,他等待命塞外,并作出了一些和好的表示,他邀请明军边防军官欢宴,又严惩了以前抢掠过汉人衣粮的部下,并将抢来的东西全部归还。边臣们意见是同意俺答通贡有益无损,只要不放松边防就是了。但这个廷议结果却被嘉靖皇帝打回来,被勒令再议。这次兵部调子180度转弯,大谈“虏多诈,其请贡不可信……唯以大义拒绝之,则彼之奸谋自沮。”皇帝看后龙颜大悦,批示说:“务选将练兵,出边追剿数其侵犯大罪绝彼通贡。”
这些事件反复发生,大概都是因为俺告遣使求贷,但总是被拒绝,有时刚到边境就被杀,有时运气好点能得到支持但总是不行。这次事件最终导致庚戌之变,这是一场史诗般的大灾难,是一个著名奸相严嵩支持开马市,而著名忠臣杨继盛反对开马市的情况产生,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深刻意义的问题,它揭示了历史不能简单评价只能通过实践来证明真理究竟站在哪一方。
最后,在隆庆四年(1570)九月的事情发生,即把汉那吉逃奔到明朝,由于苦等和平契机已久的人们如获至宝,因此决定接纳把汉那吉,并以此为契机争取与俺答通货实现和平。此举成功结束了一段长时间的战争,为两国带来了长期稳定的和平关系。而这一次桃色事件,不仅改变了双方关系,也让人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最终解开那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最终达到真正的心灵沟通与理解。
标签: 隋朝的历史故事或典故 、 明朝一共有多少个 、 元朝统治下 妇女太惨 、 明朝22位 列表 、 元朝代表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