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成君臣探秘元朝灭亡的三大自然原因(图)

在秦朝的统治之下,帝权的本质虽然是同一性质,但各个朝代建立政权的方式却有着显著差异。秦帝国的崛起是长期列国间争霸、强者胜出的结果。而晋、隋、唐和宋则属于另一种模式,由旧政权内部的大贵族或军阀通过反叛手段夺得了权力。元和清两朝则是在中原汉族政权被外部强大军事力量侵略后形成的异族统治。

除了汉和明两朝,其他所有朝代都是由“匹夫起事”所创造。在这两个特例中,新政权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力量打下的,而领袖们的地位是在起义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来的,这与其它时代统治集团内部早已确定的人物地位不同。例如,秦始皇灭六国需要经过商鞅变法后的六十年时间;晋皇室司马氏自曹魏时期司马懿开始就已经拥有了威望;隋文帝在灭亡周之前就在朝廷内掌握了绝对领导力;唐高祖和宋太祖都是从军阀转变而来的君主。而元和清两代,则是以完整独立的异族政权取代了中原汉族。

另外,汉末明初这两个时代天下的局势未定,有多股豪杰并起,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强大的联盟,其中许多成员都有显赫功绩、实力雄厚且拥有资本。这意味着他们之间存在主从关系,并且很多人都具有挑战领袖绝对權威潜在威胁的情绪,无论是刘邦还是朱元璋,他们与其他盟友之间都维持着微妙又复杂的情感纽带,这种既如君臣又如兄弟般复杂的情感,对于领袖来说构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压力。

李自成集团以及洪秀全集团也同样具备这些特征,最终覆灭正因为此类特征发作所致。在这个模式下建立起来的一切政治体制,在结束天下大乱之后首先面临的是内部豪强群体间关于权力的斗争。为了解决这一危机,只有渡过这一关才能谈论其他问题,因此我们看到只有在汉末及明初初期,大规模杀戮功臣才成为可能。刘邦用几年的时间逐一消除韩信、彭越等异姓王,而朱元璋更为精细,他稳步推进,一一消除李善长、刘基等同伙中的重臣直至临终前解决掉最后一个威胁蓝玉。

这种忠诚与背叛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种基于血缘共享财富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当一个人拥有巨大的力量时,即使他愿意将其视作兄弟情谊,也难以保证没有暗流涌动,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沦为第二号人物。此外,这种称兄道弟关系对于那些曾经并肩战斗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因为即便是在患难之际,它也是极为宝贵的事业纽带,但当到了平静之时,它立刻转化为对整个体系甚至整个家族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从而引发血腥清洗事件。

因此,最简单直接有效的一条路,就是让别人的血液流尽,将可能威胁家族统治的人彻底消除,然后尽量将所有重要职责交给家人或者亲属的手里,以确保任何时候都不会出现能够挑战家族统治地位的人。如果不能这样做,那么最好就是先把他们处理掉,让他们成为历史上的孤儿,使得未来不再有人能够指向过去说出那句:“狡兔死走狗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