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的诞生之初,列国长期争霸,最终以强者为王。从晋、隋、唐、宋到元、清,每个朝代的建立方式都有其独特性质。然而,汉和明两朝则是由农民起义所创立,这一过程中,“匹夫起事”成就了国家。
这两个政权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它们都是赤手空拳打下来的新政权,其领导人地位是在“起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非其他时代统治集团内部早已确定的领导权归属。比如,秦始皇灭六国是商鞅变法后六十年间秦国强大的结果;而晋皇族司马氏早自曹魏时期司马懿开始就已经形成威权;隋文帝灭周前已在朝中总揽大权;唐高祖和宋太祖都是军阀,在内战结束前就已经自成一统。而元和清两朝更是由完整独立的异族政权取代了中原汉族政权。
其次,这两个时代天下的未定之际群雄并起,“起事”的豪强共同组成了一个主从关系复杂的集团,其中不乏拥有重大功勋、军事实力及资本的人物。这使得刘邦与朱元璋与他们之间既有主从又似兄弟这样的微妙关系,为领袖构成了潜在挑战。
李自成和洪秀全也同样具有这些特征,他们最终覆灭正是由于这些特征发作所致。在汉和明模式建立起来的政权,一旦完成天下平定,就面临着内部豪强之间斗争的大潮流。在这个危机过后才能谈论其他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只有汉末明初发生了大规模杀掉功臣的情形。
刘邦用几年的时间逐步除去韩信、彭越等异姓王,而朱元璋则采取更加稳妥的手段,有条不紊地消灭了李善长、刘基等所有一起“起事”的重臣直至临死前解决最后一个威胁蓝玉的问题。
韩信对自己被杀感到失望,但这种感慨并非情感或道德问题,而是一种对于权力的本质认识。在面对手下众多战绩辉煌、高智谋俱备的人才时,即便愿意以兄道弟相待,也难保不会有人怀疑或背叛,因为巨大的力量总会引发巨大的反抗,只能靠超凡脱俗来避免这一局面。称兄道弟意味着平等,但这也是极为危险的一种关系,在患难之际它能成为团结力量,但在享福时却可能成为对君主绝对专制威胁,因此必然导致血腥清洗。此种情况,比起最初主仆关系明确如曹操或李渊那样简单且安宁要复杂许多。因此,对于家族统治来说,无论是剪除外部威胁还是控制内部风险,都需要通过血脉来维护,以血液相连的人才可分享这份掌控一切的心灵深处秘密。所以,“异姓王”自然要遭受刘邦屠戮,而徐达等势力也无法容忍于朱元璋试图独吞果实。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公信基础的地位只能依赖于家族血脉中的共通元素——同源同源,从而确立一种能够共享至尊之位的地位体系。
标签: 为什么说晋商把明朝卖了 、 明朝大案揭秘 、 晋朝存在了几年 、 明朝最丢人的 、 明朝历史简介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