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拉斐尔的圣母像,艺术生涯的丰碑。《西斯廷圣母》是他百余幅圣母像中最成功的一幅,采用稳定的金字塔形构图,人物和真实相仿,背景用小天使的头像组成,构思新颖独到。
1578年,一名意大利传教士沿着达·伽马开辟的航线,乘风破浪前往印度,并于5年后踏上澳门土地。从此,他把后半生交给了中国,行程路线贯穿南北,最终辞世于北京——他就是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利玛窦。
今年是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为纪念这位“西学东渐”第一人,“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览在上海博物馆开幕。亮相的180件/组展品,由中意两国数十家艺术展馆共同提供,它们既有代表16世纪左右欧洲科技水平的星盘、圆规、经纬仪、水力锯、挖泥船,也有中国明代的书画、陶瓷、玉器;还有拉斐尔的《永恒与天使》和提香的大师作《菲利普二世像》等杰作。
介绍西方自然科学
利玛窦是第一位把近代西方科技和艺术成就介绍到中国的欧洲人,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认真钻研中国典籍的人。他以上流社会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敲门砖,将包括自鸣钟、高级乐器(如古钢琴)在内的一系列对当时中国人来说全新的东西带到了大陆。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大时代背景之下,那个时代正处于文艺复兴与黑暗中世纪之间巨大的转变期,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全球化”不谋而合。
在他的努力下,不仅引进了数学原理,更培养出了最初几位真正懂得绘制油画的人类。在这个过程里,他还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用自己的知识为皇帝和宫廷成员教授音乐,从而打开了文化交流的大门。他的影响深远,被誉为一代人的先驱,在400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地标。
本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一段特殊历史,还让我们见证了人类智慧跨越千山万水的情景,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份无尽可能的心灵沟通。在这场盛会上,我们将目睹拉斐尔创作的小天使们,他们以其清澈纯真的眼神吸引着我们的注意,每一次细微动作都似乎承载着无声对话。而提香笔下的帝国君主,其尊贵神秘也许能够点燃我们心中的某些共鸣。此刻,我们站在时间之桥上,与那些曾经活跃其中的人物同行,这是一次回到过去探索未来的旅程,是一次跨越四百年的思想交流,是一次对于美好生活追求者的致敬。
标签: 土木堡之变双方兵力 、 明朝那些事儿王更新百度云 、 土木堡之变宫女绘画 、 土木堡之变被俘 、 明朝土木堡为什么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