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拉斐尔的圣母像,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西斯廷圣母》是他百余幅圣母像中最为人称道的一件,以稳固的金字塔构图、人物细腻逼真、背景巧妙用小天使头像组成,创意独到。
1578年,一位意大利传教士乘风破浪沿达·伽马开辟的航线前往印度,并于5年后踏上澳门土地。从此,他把后半生交给了中国,行程路线贯穿南北,最终辞世于北京——他就是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使者利玛窦。今年是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为纪念这位“西学东渐”第一人,“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使者”展览将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亮相的180件/组展品,由中意两国数十家艺术展馆共同提供,它们既有代表16世纪左右欧洲科技水平的星盘、圆规、经纬仪、水力锯、挖泥船,也有中国明代书画陶瓷玉器;还有拉斐尔《永恒与天使》和提香《菲利普二世像》等杰作。
介绍西方自然科学,认识自然界物质及运动形式。利玛窦是第一位将近代西方科技和艺术成就引入中国的人,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深入研究中国典籍的人。在中国生活期间,他以流行社会感兴趣的西方自然科学作为敲门砖,还带来许多新奇事物,如自鸣钟、高音琴地球仪、小天球仪罗盘日晷放大镜望远镜等。他用汉语撰写书籍介绍西方自然科学成果和思维方式,与徐光启一起翻译《几何原本》,引进希腊逻辑思维和数学方法。他还带来了世界地图,让朝廷士大夫们震惊,并培养了最初的西洋画家。
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在北京逝世,被明神宗破例安葬在阜城门外墓园。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一个人的传奇,更像是对一个时代巨变的大幕——文艺复兴对“黑暗”的冲击微低面颊慈爱眼神花白胡须……身着红袍上帝向众生赐福。这是拉斐尔名作中的情景,将漂洋过海来到上海。拉斐尔秀美圆润柔和风格代表当时崇尚审美,是古典主义不可企及典范。此作品藏翁布里亚国立美术馆,或可能为佩鲁贾巴里奥尼家族祭坛大屏风装饰线脚,是为其主创或装饰的一部分。此外,《菲利普二世像》的高贵富韵也值得关注。这幅威尼斯画派大师提香所绘帝王肖象,在金色框衬托下显得高贵而富有神韵。本次展出一幅油画像值得关注,这幅画由利玛窦指导一位中国画师用油画手法创作,是可能首次出现于华人间的一幅油画。在400年后,这幅画像再次“省亲”。相关链接:关于 利麻 突简介 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马切拉塔,那里有欧洲最古老大学之一,其故乡也是歌剧发源地。19岁加入耶稣会,从罗马大学毕业后留校继续深造。在1578年从里斯本乘船前往远东传教初期去印度,然后根据老师要求转至澳门学习汉语熟悉风俗,1584进入广东肇庆之后移居韶州1595以来南昌南京传教1601进入北京。
标签: 明朝灭蒙古的残忍手段 、 中国古代经典奇案 、 元朝建都在哪里? 、 朱允炆有后代吗 、 云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