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的统治之下,帝权的确立与传统观念中的“天命”相悖,但自秦起至明朝,帝权始终是强者所得。然而,每个朝代的建立方式各异。秦帝国的崛起源于长期争霸,而晋、隋、唐、宋则是在旧政权内部由大贵族或军阀夺取政权。元和清两朝,则是外来势力入侵导致中原汉族政权瓦解,最终形成了异族统治。
除了汉和明两代,其它所有朝代都不是通过农民起义而成立。这两个特例有着两个显著特征:首先,它们都是由平民力量打造成型,没有一个固定的领导人地位,在战争过程中逐渐形成;其次,它们都是群雄并起时,由共同抗敌而组成豪强集团,这种关系既包含主从也含兄弟,以至于领袖人物之间存在不稳定的君臣关系。
李自成和洪秀全的集团同样具备这些特征,但最终覆灭正是由于这两个特征产生的问题。在汉和明模式下的政权,一旦结束内战,就必须面对内部豪强之间的斗争才能稳定局势。因此,只有在初期阶段,才会看到大规模杀戮功臣的情况,如刘邦消灭韩信等异姓王,而朱元璋更为周到地处理了李善长等人的问题。
这样的行为并不仅仅基于情感或道德,更是出于对权力的本质理解。在面对手下拥有巨大能力的人物时,即使愿意以兄道弟相待,也难免会产生怀疑,因为巨大的利益总能激发人们潜在的手段。而这种患难与共的情谊,在“福同享”的时候就变成了威胁,对维护绝对權威构成了挑战,从而引发血流成河式的大清洗。
对于每个家族来说,掌握天下就是家族间竞争的一部分,因此,“异姓王”必然被视为威胁,并被消除。一方面要让其他家族的人流尽血,一方面要将所有重要职务交给自己的亲属,以确保家族内部保持控制。
标签: 中国古代王朝更替顺序时间表 、 土木堡一战死了多少人 、 中国所有 的顺序表 、 历史朝代顺序口诀 、 靖康之耻的故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