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成君臣明朝那些事儿的自然结尾

在那些古老的日子里,天空中挂着一轮金色的月亮。我们来谈谈从秦朝到明朝,这些王朝之间有着怎样的不同之处?秦帝国的诞生是列国长期争霸、强者胜出的结果。而晋、隋、唐、宋则是由旧政权内部的大贵族或军阀以反叛方式夺得权力。元和清则是外部强大军事入侵导致中原汉族政权解体,形成异族统治。

除了这些以外,只有汉和明两代,是通过农民起义长期战争,由“匹夫”造就的国家。这些特征使得汉和明两代具有鲜明的特点:新政权完全是赤手空拳打下来的,没有像其他王朝那样早已确定领导人的统治集团。

这两个时代天下的未定之际,群雄并起,“起事”的豪强共同组成一个集团,有主从分,但许多成员都有重大功勋和资本。在刘邦与朱元璋等领袖,与他们同行者的关系微妙,如同主从及兄弟间,这种“君臣+伙伴”的关系,对于领袖构成了潜在挑战。

李自成与洪秀全也拥有这样的特征,他们最终覆灭正是因为这些特征发作所致。在建立了天下后,面临的是豪强内斗,最终必须渡过危机才能稳固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只有汉末和明初会看到大规模杀掉功臣的情形发生。

刘邦用几年时间消灭了韩信、彭越等异姓王,而朱元璋更为高明,在稳扎稳打中逐渐消除所有一起“起事”的重臣直至临死前解决最后一名蓝玉。这并非情感问题,而是在权力面前的道德诗情画意随风而逝。一旦遇上巨大的力量,不论忠诚或义气都会烟消云散。试问朱元璋能躺在兄弟情义上安心吗?

这种患难中的共鸣变成了对绝对权威的威胁,一旦到了平等分享时,便变成了血流成河的清洗。在曹操、李渊或赵匡胤这样的家族统治中,更显简单且相安无事,因为它们基于血液而非公信建立皇家统治,因此不容许异姓人参与。此路若走,便需让别人的血尽流干,或将权力笼困于自己家族之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