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票友中的程之王佩瑜丈夫便是他

程之:京剧票友中的演员王佩瑜丈夫,曾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一名资深演员和导演。他的父亲程颂万,是清末著名的学者、诗人、书画家,也曾任湖南岳麓书院学堂监督。程之自幼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酷爱戏剧,在复旦大学期间参与了多次义演,为后来的表演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1945年,他辍学加入苦干剧团,与黄佐临等大师学习表演艺术。在文华影业公司工作期间,程之一开始其影视事业。他在《假凤虚凰》中扮演五号理发师,并因自拉自唱流行歌曲而受到好评。在接下来的十几部影片中,他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观众和同行的认可。

1952年,上海八家电影公司合并成立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1953年“联影”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此期间,程之一共拍摄了二十余部影片,其中包括《我这一辈子》、《关连长》,他在《我这一辈子》中饰局长一角获得1956年的优秀表演奖银质奖章。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对程之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夜之间,他成为“对象”。1967年被勒令留厂察看,最终关押十个月。1969年,被送到奉贤的“五七”干校劳动四年后,被列为第一批回厂参加工作的人员之一。

1976年的粉碎“四人帮”,让程之得以平反昭雪。他积极投身于声讨“四人帮”的宣传活动,以此来补偿过去十年的损失。1978至1980年代,他继续活跃于影视界,不仅参与拍摄多部重要作品,还担任导 演职务,如话剧《甜蜜的事业》和电视剧《名优之死》,这两项成就尤为显著。

1994年底前后,程之一共拍摄或参编制作超过八十部影视作品,并涉足电视剧制作、编导等领域,其代表作如电视艺术片《李逵探母》,以及主持过上海电视台国际部节目《上海滩》,介绍市风民情,让海内外观众更进一步了解这个古老而又现代化城市的今昔故事。

总结来说,作为京剧票友中的程序设计工程师王佩瑜丈夫,这位传奇人物不仅有着深厚的戏曲功底,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师级人才,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的篇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