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之,京剧票友,其生平轨迹如同一部丰富多彩的史诗。在他的生命中,有着无数个精彩纷呈的篇章,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程之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程颂万是一位学者、诗人、书画家,他在岳麓书院担任监督(院长),留下了亲笔题对“纳于大麓、藏之名山”。1928年,随祖父迁居上海后,程之在复旦经济系深造期间,便开始接触京剧,并加入《申报》主办的义演活动,为其将来的表演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1945年1月1日,程之一举辞学业,全身心投入到京剧舞台上。与黄佐临先生共同创立苦干剧团,他与石挥、张伐、白穆等著名演员一起切磋琢磨,为成为一名优秀表演艺术家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文华影业公司后,他参加拍摄第一部影片《假凤虚凰》,并以自拉自唱流行歌曲而受到观众赞誉。
1953年至1966年的十四年间,程之一共参与拍摄二十余部影片,在此期间还曾为捐献飞机大炮义演京剧,并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对台广播节目。此外,他还曾被勒令留厂察看十个月,以及四年的劳动改造,但这些经历并未阻碍他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1977年起,程之一举再次投身于电影事业中。他不仅参与拍摄多部影片,还积极参加声讨“”活动,与秦怡、高明等同志一起在工厂、码头、广场等地进行活跃演出。这段时间里,他几乎每天忙碌到十一、二点才回家,最多的一天连续演出了11场。
1980年代初期,程之一又参与拍摄了一批电视剧和戏曲作品,其中包括导演和主 演的电视系列《名优之死》,这部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并获得了高评价。此外,他还为许多国产美术片配音作曲配唱,如《济公斗蟋蟀》、《茅山道士》、《三只狼》等,这些工作也赢得了国际认可。
通过他的无数个角色塑造,无论是古代英雄还是现代人物,无不展现出他那非凡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才能。他的事迹,就像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一个时代,也映射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