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史》中,戚继光被描述为一位著名的将领,其果毅过人,但在个人品行上却不如同僚俞大猷。戚继光常以谦卑姿态向张居正致信,自称“门下走狗小的”,这种行为显得过于恭顺,有时带着迎合和讨好的意图。这篇文章摘自2014年8月20日《羊城晚报》的B5版,由周礼撰写,原题为《戚继光的另一面》。
作为一个民族英雄和军事家,戚继光展现了他勇猛无畏的一面,但同时,他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一面。在21岁那年,他娶了王氏,这段婚姻虽然幸福但因王氏不能生育而引发争议。后来,戚继光私下纳妾,以解决传宗接代的问题,最终导致与第一任妻子王氏的离婚。
尽管如此,《明史》评价说:(戚继光与俞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意思是说,在果敢方面,戚继光超过了俞大猷,但在品德方面则不及。而且,他曾经在信中对张居正表示出极度恭顺,这可能表明他有时会迎合领导人的期望。
从小到大的教诲让戚継光明白,要成为父亲口中的那种清廉官员其实很难,即使自己努力避免麻烦,也有时候会遭遇困境。他学会低头,每当高层官员来访,便尽力款待,并送上红包或土特产。此外,他还找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者——张居正。
尽管这背后的故事并不完美,但作为抗倭名将和民族英雄,不愧是千古传颂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