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区教科研中心的“科学探索者”又能望得多远?他们,到底是何许人也?这群时常到咖啡馆开展“头脑风暴”的人,是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率领的科研团队。作为“大国重器”,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抬眸所及,便是亿万光年以外的宇宙空间。
2020年1月11日,FAST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2023年1月12日,由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位居榜首。“从追赶到超越的一次尝试”
脉冲星、中子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宇宙……这些拗口的科学名词,因为FAST的成果连续发布,日益走入大众视野。“FAST提高了公众对天文的关注度。”一见面李菂就笑着坦承,“其实我们的研究目前‘毫无实际用处’,对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任何直接的影响。”
作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的FAST相较于排名世界第二的望远镜,灵敏度是其2.5倍以上,巡天速度是其10倍以上。“FAST让中国在无线电波段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设备。”李菂介绍,“宇宙一切诞生都有微弱的声音,只要我们能捕获这样的声音,就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事情。”
在很多领域,FAST都具备超强“发现力”,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性的科研潜力。
作为世界上望得最远的人类代表,他们所做的事,不光是在领先世界,而且要领先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压力、挫折,但他们依然坚持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好奇心驱动了这一切。一种想象,一种探索,一种不满足现状,而总有一刻会有人站出来,用更高的话语去描述那个已经被看透却仍旧充满神秘色彩的地球。
每个团队成员都是这样一个角色:专注于思考,每晚睡前都会思考未来的方向;专注于实践,每个早晨醒来后都会为今天打算。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很重要,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上的挑战,更是一次精神上的考验。
每当周末,他们会聚集在某家网红咖啡馆里进行头脑风暴。在那里,有白色的枕头堆,有黄暖灯光,还有醇郁咖啡。但这里不同的是,这里不是放松的地方,它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创新的地方。这就是他们永不言弃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他们将继续推动人类对于未知事物不断探索下去。
标签: 中国朝代史 、 中国皇朝顺序口诀 、 明朝末年的惨状 、 土木堡之变瓦剌死了多少人 、 中国朝代顺序表详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