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英杰之巅文徵明书法的岳阳楼记

在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第二年,他发现政治稳定,人民和睦相处,百废待兴。他决定重修岳阳楼,并且增添了旧有的设计,将唐代名士和当时的诗人作品刻录在楼上。于是,他撰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这次重建。

文中提到了岳阳楼位于洞庭湖畔,其壮丽景观令人赞叹。在这里,一望无际的长江汇聚成浩瀚的大水域,而远处则是巍峨的山峰。尽管如此,由于霪雨连绵、阴风怒号,使得商旅无法前行,人们心中的忧愁与悲伤也随之增加。而当春天来临,那些波澜不惊的一碧万顷,让人心旷神怡,无尽欢乐。

然而,当我们反思古代仁人对此情此景的感受,我们或许会感到困惑,他们如何能够既不以物质为快乐,也不因个人的失落而悲伤?他们是否能像我一样,在担忧民众福祉时就已经满怀忧虑,在关心君王安危时又深感忧郁?

这位仁人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个人喜怒哀乐的人生态度,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似乎已经找到了生活中最真实、最纯粹的情感体验。但对于我来说,没有这样一个同道中人,我将何去何从?

此篇文章写于六年九月十五日,是一段回忆和思考,是对历史人物及其精神世界的一种探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