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史》中,戚继光被描述为一位卓越的将领,但他的品行并不如人想象中那么完美。与俞大猷相比,他虽然更加果敢和坚定,但在个人行为上却不及俞大猷。戚继光在写给张居正的信件中,经常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这种谦逊有时显得过于恭顺,甚至带有一丝迎合和讨好领导的色彩。这一侧面展现了戚继光作为一个普通人,不仅仅是军事家,也具有出人意料的一面。
作为抗倭名将和民族英雄,戚继光无疑拥有光辉灿烂的一面。但他的人生也充满了复杂和挑战。在21岁那年,他娶了王氏为妻,她虽善良,却无法生育,这对当时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缺陷。为了确保家族血脉传承,36岁时戚继光秘密纳妾,并且在48岁又纳第三妾,最终导致原配王氏离婚。
《明史》评价说:“(戚继光与俞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这意味着尽管他更为果断决绝,但在品德方面并不及俞大猷。而且,在书信中不断使用“门下走狗小的”等词语,以此来表现自己的谦卑,有时候看起来有些过分,让人怀疑是否纯粹出于真诚,或许也有迎合权贵、讨好领导的情绪。
早年间,父亲曾教导他要做一个清廉正直、爱民如子的人物。但成长后,他发现成为这样的人其实非常困难,即使你尽力避免争议,也会有人找到麻烦找上门。他学会低头,每当高级官员来访,他会努力提供最好的待遇,并留下红包或土特产。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注重建立强有力的支持者关系,比如张居正这样的权势人物。
尽管如此,“劣迹斑斑”的生活并未阻碍他成为了一代伟大的军事家,也成就了一位千古英杰。
标签: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00篇 、 明朝第十二位 、 元朝开始结束时间 、 古代各朝代时间表 、 土木堡之变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