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社会戚继光谦逊称臣信中自号门下走狗小的戚某

在《明史》中,戚继光被描述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其果毅超凡,但在个人品行上却不及俞大猷。同时,戚继光的书信中常常流露出过分谦和的态度,即使这背后可能掩盖着迎合与讨好的意图。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2014年8月20日的《羊城晚报》,作者周礼,以“戚继光的另一面”为题探讨了这个民族英雄不为人知的一面。

尽管戚继光以其抗倭成就闻名遐迩,他也有一段隐藏在历史阴影下的生活故事。21岁时,他娶入王氏,这位夫人虽美丽,却无法生育,这对一个希望留下子嗣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36岁那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戚继光私自纳妾,并且随后又纳了两次妾室。最终,当王氏无法忍受这种关系时,她选择了离婚。

《明史》评价说:“(俞大猷与我)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这意味着虽然我比他更有勇气,但我的行为标准低于他。此外,在写给张居正的信件中,戚继光自称“门下走狗小的”,这样的谦卑反而显得有些过头,不免带有一丝迎合领导的情感。

从小到大,我父亲教导我要做一个清廉、爱民如子的好官。但当我长大后发现,要达到这样高尚的地步实在太难,即便你避免争斗,也会有人来找麻烦。我学会低头,每当上级领导来访,我都尽情享用他们提供的事物,只是离开时还会给予一些红包以及当地土特产作为回礼。不仅如此,我还努力寻求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张居正,那个时代的人物力量之大,就像皇帝一样不可忽视。

尽管戚继光存在这些“劣迹”,但他依然成为了一代伟大的军事家,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敬仰的英雄人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