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元朝书法大师文徵明的故事之笔

《岳阳楼记》:文徵明书法之旅

在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往巴陵郡。次年,他看到政局安定,百姓生活和谐,便开始重修岳阳楼,并增添了唐代及当时的诗人作品。正是在这时期,文徵明受命撰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这座建筑。

我们知道,巴陵地区的美丽景色主要集中在洞庭湖上。这片水域不仅连接着远方的山脉,还吞没了长江浩瀚无际的大海;日出与日落交替,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气象变化,这就是岳阳楼独特的大观。在前人的笔下,这些景致早已被详细描绘。但是,就连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以及那些心怀叹息、满腹忧愁的文学家,也常常聚集于此,对这些壮丽景物产生相同的情感。

然而,当雨水如织,无休止地持续数月而不见天光,大风怒号浪涛汹涌时,那种孤独和悲哀便会油然而生。人们登上这座楼桥,只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离别之情和对故国深切怀念的心情。当商船无法航行,而帆船也因风暴倾覆的时候,即使是薄暮也充满了恐惧,而夜晚更是虎啸猿叫声不断。那时候,他们只能沉浸在绝望中悲伤不已。

相比之下,当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一片清新明亮的景象展现在眼前,那波澜平静,上面映照着大自然的一片碧绿。一群鸥鸟飞舞,一群鱼鳞游弋岸边植物郁郁葱葱。而当夜幕降临,有那漫长烟雾消散后空旷无限,有皎洁月光洒满千里路途,有浮动于金色的光芒中,不断跃动,如同沉睡中的宝石。此时,此刻,在这里互相答问的是渔歌,它们带给人们难以衡量的快乐。

啊!我曾经试图探寻古代仁人智者的心思,或许他们对“喜”与“悲”的看待方式有所不同,但又为何呢?他们既不会因为外界事物感到快乐,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忧愁而悲伤;即使身处高位担任国家大事,也会担忧民众;或是在偏远的地方从军,又会关心君主安危。这一切让人感到困惑,因为即便退隐也不放过忧虑。不知何时才能找到真正的心灵上的宁静?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追求幸福呢?似乎答案只有一个:“先为世界上的所有苦恼而痛苦,再为世界上的所有欢乐而享受。”噫!如果没有像范仲淹这样的伟大人,我将找谁共度余生?

最后,由于六年的九月十五日,我才终于完成了这篇关于《岳阳楼记》的文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