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金句摘抄文徵明书法风华录

在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往巴陵郡。第二年,他的政绩得到了认可,百废待兴。他主持重修了岳阳楼,并增加了原有的设计,刻上了唐代名士和当时人的诗文。在这次修建中,予(范仲淹)也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这一事件。

我观察到巴陵地区的美丽景色,它位于洞庭湖畔,那里的山峦高远,如同长江入海的一条巨流;日出与日落交替,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气象变化。这就是岳阳楼的大美景象,这方面前人已经详细描绘过。但是北边通向巫峡,南边尽达潇湟,是个什么地方呢?迁客和骚人多聚集于此,对这个地方的情感又怎样不同呢?

如果是在连绵不绝的雨水中,一月不见天日,只听到阴风怒吼,大浪排空;太阳和星辰隐匿,不见山脉的形态;商船停泊、帆船倾覆、桨船摧毁;晚上变得昏暗,又听着虎啸猿叫的声音登上这座楼,便会想到离开国家怀念家乡,对谗言忧虑,对他人的讥笑感到悲伤。

但如果春天来了,它带来了光明与明亮,没有波澜,上下苍白一片碧绿无垠;沙鸥飞来游集,锦鳞鱼游弋岸上的芷草和汀兰郁郁葱葱。而有时长时间内空无一人,只有皎洁如玉的月亮照耀千里之外浮动在水面上跳跃着金色的光辉,而静悄悄地沉浸在璧玉之中。渔舟唱歌互相答应,这份乐趣何其极致!登临斯楼,便能心旷神怡,不介意荣辱,把酒对风,与谁共享那喜悦洋洋的情绪?

啊!我曾经试图理解古代仁人之心,或许他们对快乐和悲伤两者有什么不同吗?他们既不会因为物质所带来的快乐而开心,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烦恼而悲伤。如果一个人担任官职,在宫廷里那么就会为民众忧愁,如果他身处边陲,那么就为君王忧愁。因此,无论进退,都会有一些忧虑。那么,当我们应该欢喜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难道不是先关心整个世界的心情,然后再享受世界上的快乐吗?哎呀!没有像这样的好人们,我还能跟谁一起回归自然?

这是六年九月十五日写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