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桂与1942年文化名人的大营救在自然的怀抱中

宋雨桂,1942年文化名人大营救的故事发生在那片充满自然之美的土地上。他的童年就被困难和逃荒所塑造,在东北,他学会了画画,自小便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在小学时期,他就创作出了《武松打虎》、《姜太公钓鱼》,这些作品都获得了抚顺市二等奖。

随后他进入鲁迅美术学院,并在那里遇到了磨难,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创作。他的一幅巨幅水墨画《清宫秘史》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此外,他还参与了部队文化工作,创作了一系列油画,如《烈火英雄连》、《草原之花》,并与齐林合作完成了一套连环画。

1974年至1978年间,宋雨桂转业到地方任职,并担任辽宁省文艺创作办公室负责人。在这一期间,他继续探索自己的艺术风格,并创作了一些重要作品,如《延安之春》。1979年,他加入辽宁省美术馆,从事专业的艺术创作工作。

1981年的第五届全国美展中,宋雨桂的作品《秋声赋》获奖,这为他赢得了更多关注。此后,他陆续参加各种国内外展览,并获得多次荣誉和奖项。他的山水画尤以其独特的手法如冰裂纹皴而著称,这一技法使他的作品显得更加生动和具有个性。

1985年的巨幅山水画《长江明珠图》是他职业生涯中的又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内,不仅他的个人绘畫展销量激增,而且还有许多媒体对他的艺术成就进行赞扬。他不仅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稳固,而且国际上也开始认识到他的价值。

1990年代初期,宋雨桂开始走向世界。他首先是在日本举办个人展览,然后是新加坡、香港等地,这些活动都极大提高了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在此期间,一幅名为“苏醒”的作品以2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这对于当时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价格。

2000年代初期,由于健康问题导致右手基本丧失书写能力,对于擅长书法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沉痛打击。但即便如此,宋雨桂依然坚持使用左手书写,其文学功底和修养依旧未受到影响。直到2017年5月15日17点25分,当中央文史馆馆员、民革中央画院院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美术馆馆长宋雨桂先生因病辞世,我们才意识到这个时代已经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