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字幼平,号石斋。明代学者、书画家,以工书善画著称。天启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被唐王任为武英殿大学士,谥忠烈。通天文、理数诸书,有《儒行集传》、《石斋集》等著作。
黄道周的书法在明末得以流传,他的行草遒劲酣畅,楷书简洁意长。他的作品打破了宋元沉闷的风格,将六朝之风融入其中。在清初时期,有人评价他楷法“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赞誉不凡。
此外,还有一个版本的《诗翰册》,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这本作品于崇祯十二年(1639)完成,是黄道周55岁时创作的一件代表作。此刻,这位艺术家的笔触在纸上跳跃,每个字都充满了活力和情感,让人仿佛能听到文字间流淌着生命的脉搏。
总而言之,无论是作为一名学者还是艺术家,都可以说黄道周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杰作。
标签: 战死在土木堡的蒙古族将军 、 土木堡之变失败的原因 、 明清奇案干尸悬案 、 元朝有多大? 、 明朝为什么是最有骨气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