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亭京剧脸谱之谜

在一九四八年的冬日,柯亭随着父母的迁移踏上了前往香港的路程。十几年后,他再次踏上征程,一九七四年他带着家人迁往加拿大。在那片新世界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京剧票友。

一九六八年,柯亭与几个同好一起,在香港创立了第一个京剧票房——“沪社”。他们用心挑选最传统,最有特色的剧目,如《四郎探母》、《白门楼》、《二进宫》,以此来吸引观众。柯亭不仅是票房的经营者,也是一名演员。他饰演过杨宗保、吕布等小生角色,那时候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京剧,他们开始将票赠送给公众。

然而,这种方式并非长久之计,后来他们才开始对外售卖票据。那段时间,是他们逐渐走向专业表演的一步。直到他移民多伦多,于一九七五年,与几位同好共同注册了“多伦多国剧社”,准备为这个城市带去一份独特的艺术风情。

第二年的春天,“多伦多国剧社”正式对外进行首场演出,以《二进宫》、《草桥关》、《武家坡》三部作品开启了它们的表演生涯。那时候,他们几乎什么都没有,没有资金支持,也没有完善的舞台装备。但这并未阻止他们追求梦想。柯亭亲手裁剪龙袍,用颜料在袍子上勾勒出金龙纹理,每个角度上的细节都透露出他的勤奋和热情。他还自制头盔、朝靴、髮口,每一样都是他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

通过这样的努力,“多伦 多国剧社”的每一次表演,都像是悬挂在空中的彩虹,让人们看到了另外一种美丽。而对于柯亭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选择,更是一个心灵深处的情感寄托。在那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大都市中,他用自己的双手,为京戏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那就是无数人的记忆和赞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