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名人王翦反复闪耀史册光芒

秦朝名将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以军事著称。少年时便喜欢兵法,后来仕奉秦王政(秦始皇)。公元前236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的阏与,只用十八天,便令军中不满百石的校尉回家,并从原军队的十人中选出两人留在军中,这支士气高精锐的部队攻下了阏与,并一并攻取了赵九座城邑。

公元前229年,王翦从郡上发兵下井陉,与杨端和军两军呼应,一举攻灭赵国。遇上了赵国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时间。王翦采用反间计除掉李牧后,大败赵军,并杀了赵主将赵葱,攻下都城邯郸,将其俘虏,为秦地所得。

公元前227年发生荆轲刺秦王事件后,秦始皇派遣王翦领兵伐燕。燕、代联军由太子丹统领,在送别荆轲易水边兵败。随后王翦迅速攻取燕都蓟,而燕昭襄君逃往辽东。接着,他又率领儿子王贲攻击楚国,大败楚兵,然后北上进击魏国,用黄河、大沟水淹大梁城,使魏亡。

公元前224年,由于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而李信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因此被召集商议灭楚大计。在此次战役中,由于楚軍故意示弱且战且退,同时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李信的大营,大破秦军两营及七个都尉,是为少有的失败之一。

然而,在另一次南征百越之战中,因功晋封武成侯。在历史上,被誉为继白起之后最杰出的二位大将之一,其智谋和勇略深受赞誉。他的一生征战无数,不仅在当时被视为英雄,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显赫的足迹,被世人传颂至今。此外,他还有一句名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也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用以形容每个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