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所以会灭亡,更大的原因还是发生在自身内部。明朝末期的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很多官员甚至会向百姓发放高利贷,从中压榨出高额利润,而朝中更是不用说,贪污受贿已经成了在平常不过的事情。崇祯皇帝已经算是比较优秀的皇帝了,但也已经没办法改变当时朝中的风气,使得明朝内部依然一片浑噩之气。下面就给大家讲几则明朝末期发生的故事,其荒唐程度就知道明朝为何在劫难逃了。
虽然说到明朝灭亡,好些后人都是怨天哀地,感叹明朝命太苦,天灾战乱全赶上。但事实是,明朝之亡,谁都不怪,就怪其军事,已是严重。
看看下面这几个奇葩事,就知道明朝当时,已经“腐”到何等触目惊心的程度。
奇葩事1:官员困于“京债”
明末买官跑官成风,每到选官时,各路官员都使劲砸钱,越是肥缺越大价钱。可钱从哪来?那些要官要疯的家伙,主要都去借“京债”。
京债,是流行于明末官场的一种“高利贷”,主要是京城里的豪门放贷,专借给要行贿跑官的官员们。不但金额十分巨大,而且要经过几次“中间人”倒手扣钱,到了借钱人手里,往往剩不下一半。利息更高的吓人,以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的说法,不但还钱要还数倍,而且一旦买官成功,债主们还会组团跑到欠债人家里堵大门,强迫欠债人提高还钱利息。许多拿下肥差的欠债人,到任肥差后,都要打开府库拿还账。
而且还有很多债务麾下的打手们,经常打着“催收”的名义,跑到借债人的任地胡作非为,大肆搜刮民财。而且这些欠债的官员们,当然不会自掏腰包还钱,到头来还是勒索百姓。连崇祯皇帝都怒斥说,这些借京债跑官的官员们,“怎的有好官,肯爱百姓”。可崇祯骂归骂,却也没解决这问题,泛滥的京债,不停逼得百姓揭竿而起,闹起各种民变。
奇葩事2:言官变敲诈犯
明朝反的重要神器,就是言官制度,朝中有御史,六部还有六科给事中,这些人官职低权力却打,专职揭发贪污。自从明朝开国起,就叫天下闻风丧胆。但发展到明末崇祯年间时,言官们却更落下了诨名:受贿之魁——反?就属言官们最厉害。
如何厉害?到了明末时,御史们到地方上核查吏治,就常出手索贿,不给好处,就狠狠参你一笔。万历年间的给事中杨文举,每到一地就索贿上万两白银。以明末户部给事李朴的话说,明末的言官,各个都是“广纳贿遗”的地步。揭发?人家就是打着揭发的旗号捞钱呢!
甚至到了崇祯年间时,就算是不出名的小言官,都找到了发财门道。《三垣笔记》记载,每当官员入京汇报工作,京城的言官们就奔走相告,连呼买卖上门。接着就组团跑到人家住所里去敲诈,不给钱就给你罗织罪名。有时一个官员进京,竟要应付几十个言官。还有些京城无赖,冒充言官去敲门,轻松就能敲一大笔钱。
如此比土匪还狠的言官,自然把明王朝的吏治,往乌烟瘴气里狠推。
奇葩事3:精锐一吹就倒
明朝的,军队是重灾区。《晚明史籍考》里记载,明末军队吃空额喝兵血成风。一万人规模的部队,如果实际数额能有六千人,就说明带兵的军官,已是相当廉洁。其他四千人的军饷?当然被各级军官分的精光。
就算在册的士兵,其军饷粮食,也是不停被克扣。《治兵理财实效疏》里揭发说,明朝一个作战士兵的钱粮军饷,除了被军官挪用进自己腰包外,还要用来给兵部官员和御史们行贿。一番层层扒皮,保家卫国的士兵,还能拿多少钱?
明末忠勇战将卢象升,更亲笔记录了心酸的景象。他在宣大总督任上时,到任时检阅部队,列阵的士兵们在寒风里站了没多久,竟就纷纷倒地。上前一查看,那些士兵们在凛冽寒冬里,居然各个穿的都是单衣,很多士兵连袜子都没有,光着脚站在寒风里。且人人面有菜色。如此悲惨景象,叫一辈子征战杀伐的卢象升也忍不住,当场就“不觉潸然泪下”。
而且卢象升见到的军队,还是宣大地区的边军,在明军的战斗序列里,属于战斗力一流的精锐边军。精锐尚且如此,明军作战的连战连败,原因可以想。
曾经威震天下的大明军队,就是这么被悲惨贪死的。
奇葩事4:清流真有钱
明朝嘉靖年间的大严嵩曾说,天下家产五十万两白银以上的,才能被称为富豪。但明末清流们,那些满嘴廉洁忠君的“精英”们,其实早突破了大的“有钱”标准。
比如在江南地区,无锡邹家就有土地三十万亩,仆人三千多人。苏州钱家每年仅地租就有九十七万两白银的收入。这几个“清流”家族,放在当时明朝士大夫里,以谢国帧等学者感叹,只不过是个中等水平。
而且这些人何止有钱,家家都是豪宅大院,其宅院豪华程度,就算是各地享受优厚俸禄的藩王们,都得说声佩服。好些清流们家里养了数百“家将”,官府见了也对他们恭恭敬敬。商品经济发达的明朝,财富就是掌握在这些有权有钱的人里。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崇祯前夜,国库穷的叮当,崇祯都穿着补丁龙袍上吊。可李自成在北京一顿狠刮,竟刮出七千万两白银。诸如陈演魏藻德这些清流们,平日总在崇祯面前装穷,可被李自成一顿狠打,家家刮出数万两白银来。
甚至,崇祯年间的“清流”丁魁楚,崇祯年间就玩命捞钱,南明时向清朝投降,亲自带着八十万两黄金向清军表忠心。笑呵呵收了他钱的清军,翻脸就把他开膛破肚,折磨了一夜才断气。手段够残忍,但参考他祸国殃民的表现,这结局,算是轻的。
三个世纪的大明王朝,就是被丁魁楚之流,这些满嘴道德的蛀虫们,活活挖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