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国英雄守墓传说佘家300年不渝守袁崇焕陵

在北京广渠门的一片宁静墓地里,安息着一位历史上被视为忠臣的袁崇焕。他的故事充满了悲剧与荣耀,他因某些复杂而又曲折的原因,被当时的皇帝崇祯冤杀。在这段不幸的命运中,有一家人——佘家的先祖,选择将袁崇焕遗留下的遗骨收葬,并誓言世代守护这块土地上的坟墓。

自那以后,376年过去了,而这个家族却依然坚守着他们曾祖所立下的家训:秘密守护这一份忠诚和义薄云天。今天,这个传统仍然由67岁的佘幼芝继续进行。他是家族中的第17代继承人,在美联社记者的问询下,谈到了他们对于这样长久守墓的心理状态:“我们美国人的国家历史仅有二百多年,但我们的家族却为了一个人的陵墓而守卫超过三百年的时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面对这样的提问,佘幼芝简洁而深刻地回答道:“不过是因为两个字——忠和义。”

这种对于正义和信念无限坚持的精神,是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更难以模仿的情感力量,它像一股永不枯竭的情感泉源,将其它所有事情淹没,让人们在追求完美与真理时,不忘初心。尽管时代变迁,如今社会风俗已经远离古代,那些严肃庄重的情绪表达;但对于那些把生命献给了自己的家庭、朋友或英雄们来说,这份情感仍旧如同鲜活的心脏,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让它们跳动起来,为那些已逝的人们保留最后一点尊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