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精武通文,著作颇丰,前后达28部。其中1963年出版的《八卦掌》一书,目前再版发行已达百万册,对八卦掌的总结整理与广泛传播,影响很大。1974年去世,享年83岁。传人有沙国政、卢永才等。
他对武术的贡献
1920年,在津浦铁路局任职员期间,他始授武技。后执教江苏省第十中学。1928年在上海与李芳辰、徐静仁诸先生各捐私资创办尚武进德会。在传播武技的同时,还致力于编撰出版尚武丛书,出版了《当代武人奇侠传》(12册)。三十年代又发起组织“健康试验社”、“击技试验社”,与徐致一、贾蕴高、曹德模、马步周等十余位先生筹建,共同探讨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国技的工作。他主张“国术强身,以技击敌”,深研拳论。
1932年受聘为南京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工作十二年,并主编《国术丛刊》。此间,他除张之江馆长、李景林副馆长委托代表“中央国术馆”巡视地方国术馆,以及主持武赛并组织裁判人选。他力倡国术之外,就全力以赴去从事考察研究中原一带的武术。在这期间,他曾先后到河南温县陈家沟嵩山少林寺湖北 武当山和山西蒲州等地走访立据可考遗老长者查阅族谱家谱墓碑翻阅大量乡土志县志以及历代藏书认真寻根究底。
抗日期间,他辞离国家图书馆前赴皖南大学担任文学历史讲师三年。他素日爱国志坚,为鼓气民众抵御外患曾勇于投稿至《求是月刊》等爱国刊物。
晚年定居上海虹口区多伦路原张之江寓所致力于整理遗文编述新作。但是在双目失明之后仍然通过口述手划指导后学。一生精武通文著作颇丰为国家留下宝贵文化遗产他的杰出贡献深受国家图书馆收藏及国际社会所赞誉。当时“中央图书馆”张之江馆长李景林副館長称之谓为"为中国体育界干才"。
告诫学生:“业成本于德 德高者志必正 志正者技必精”。又曰:“要成功志必正 时必争 纯而真 方有成”。他的谆谆教诲世人早已深为敬佩。
爱憎分明疾恶如仇侠骨钢肤不甘外侮更显露出先生内才功力和民族气节据杨基峨回忆:在津浦铁路当职员时期,一九二零年的某天,在天津街坊购书见七八名剽悍佬肆意殴打中国人,当即脱下长袍抱了书本挺立质训道:‘你们为何如此这般!’话音未落马即抡拳劈面击来只见先生稍一掠肘,对准对方当胸(华盖穴)一掌,对方顿时面如土色踉跃倒地口吐白沫鲜血逆涌。这时旁边几个佬猛扑而来先生以八卦步敏捷闪过绕至对方身后施以武艺,一触即发,不屑几掌个个东倒西歪鼠窜而逃受难群众无不称快事后方知此般佬妄想占地设擂欺我中华。
姜老先生的一生艰苦卓绝,不为名利热心从事提倡保卫祖国内民族文化瑰宝而鞠躬尽瘁他实践了自己的身前诺言:“我要生于青春殁于青春 生于少年殁于少年 青春无尽即自我无尽。在提倡保卫祖国内民族文化瑰宝上,我要不遗余力,只要一息尚存努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