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容樵孙子兵法中的智慧人物形象探究

他在1920年开始授武技,后来执教江苏省第十中学。1928年,他与李芳辰、徐静仁等先生共同创办尚武进德会,并致力于编撰出版尚武丛书,出版了《当代武人奇侠传》。三十年代,他又发起组织“健康试验社”、“击技试验社”,并与其他几位先生一起探讨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国技的工作。他主张“国术强身,以技击敌”,深研拳论。

1932年,他受聘为南京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工作十二年,主编《国术丛刊》。此间,他代表“中央国术馆”巡视地方国术馆,主持武赛,组织裁判人选,并力倡国术之外,就全力以赴去从事考察、研究整理中原一带的武术。他曾先后到河南温县陈家沟、嵩山少林寺、湖北武当山和山西蒲州等地,走访立据可考的遗老、长者;查阅族谱、家谱、墓碑,以及历代藏书;认真寻根究底。

抗战期间,他辞离国术馆,前赴皖南大学担任文学、历史讲师三年。他素日爱国志坚,为鼓气民众抵御外患曾勇于投稿至《求是月刊》等爱国刊物。在晚年的上海虹口区多伦路原张之江寓所,他致力于整理遗文和编述新作,即使双目失明,也仍然口述手划指导后学。一生精武通文,有著作颇丰,一共28部,其中1963年出版的《八卦掌》再版发行已达百万册,对八卦掌的总结整理与广泛传播影响很大。

姜容樵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拳师,更是一位深具文化修养的人士。他的一生都在提倡和推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努力下,不仅提高了民族自信心,还促进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此外,由于他的卓越贡献,在他逝世后,被誉为“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