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字光武,生于1891年,河北沧州人。幼读私塾并从叔父德泰、姑丈陈玉山学秘宗拳械。1909年投师张占魁习形意拳、八卦掌。并于李景林、李雨三、好友汤士林处学武当剑、太师鞭、太极拳。1920年,在津浦铁路局任职员期间,始授武技。1928年在上海创办尚武进德会,并致力于尚武楼丛书的编撰出版。1932年受聘为南京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主编《国术丛刊》。
抗战期间赴皖南任教多年。在晚年的生活中,他定居上海虹口区多伦路,原张之江寓所,致力于整理遗文、编述新作。一生精武通文,有著作颇丰,其中1963年出版的《八卦掌》一书,再版发行已达百万册,对八卦掌的总结整理与广泛传播产生了很大影响。他1974年的去世,让他的传人如沙国政和卢永才等继续推广他的技术。
除了这些,他还曾参与编辑了一些重要的文化作品,如《写真秘宗拳》、《写真形意母拳》、《形意杂式捶八式拳合刊》等,以及其他关于太极拳和器械艺术的一系列著作。这份贡献不仅对国内外的传统 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使得他成为了一代巨匠。在他的一生中,他坚持用自己的行为来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并且通过他的写作来激励后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民族文化遗产。
姜容樵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体育家,更是文学家的身影。他在五十余年的时间里撰写了近五百万字的著作,这些作品涵盖了大量关于中国古典武术及其相关历史知识的手稿。此外,还有许多小说作品流传至今,其中最知名的是《武侠七人传》,共计十二卷。这一切都展示出了他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以及对其保护与发扬的大无畏精神。
姜老先生的人格魅力和高超技艺,使得他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当时“中央国术馆”张之江馆长及李景林副馆长评价说:“姜容樵,为我国古典 武术界干才。”这份评价充分反映出他对国家文化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地位。
最后,由杨基峨先生(姜之师弟)回忆过的一段故事也彰显了姜容樵先生无畏勇敢的心性,那是在1919年的天津街上发生的事,当时,一群洋人的暴行触动了他的义愍心,而随即展现出其非凡技能,将那些侵略者击退,从而维护了民族尊严,这个故事被后世称道,是一个让我们铭记历史英雄人物们奋不顾身精神不可磨灭印象的一个例子。而这一切,都成为了将来几代人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在体育领域还是文学领域,都留下了一笔难以估量的情感财富和智慧财富。
标签: 明朝真的有骨气吗 、 为什么说朱祁钰是大明战神 、 明朝王后殉葬的是谁 、 元朝灭亡 、 明初四大案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