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获悉,元朝在确立两都制后,历代皇帝每年都会前往大都和上都之间的巡幸之旅,但他们基本不会走回头路。这些信息是通过对元上都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深入研究得出的。
网络配图
元上的位置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金莲川草原,而大都是在今北京市中心。两地直线距离约270公里左右。在元朝兴盛时期,这两个城市之间有四条驿道相连,其中包括了两条皇帝每年使用的路线。
据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文物与历史研究人员李艳阳所述,1263年由忽必烈建立起的两都制后,每一位皇帝都会定期进行两都巡幸。这次巡幸通常会选择“东出西还”的模式,即从大都市出发向东行驶到上都市,然后再返回用同样的路径回到大都市。
网络配图
这两条经常被使用的道路在《元史》中也被详细记录下来。其中,一条道路名为黑谷东路(俗称“辇路”),全长超过370公里,并设有18个行营,是专门供皇帝使用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从大都市居庸关开始,然后北上经过现在延庆县,再翻山越岭进入草原,最终抵达上都市。
网络配图
另一条用于返回的大道则是西路,全长超过540公里,共设立24个行营。其路径如下:从上都市南下至今张家口,再沿着现在京包铁路线至大都会城。这段交通枢纽在蒙古族统治期间被认为是主要的驿道之一,被人们称作“孛老站道”。
李艳阳表示,元朝实施的双重首都是为了满足生活需求,也是为了政治考虑。在那时期,蒙古族主要以畜牧业为生,他们习惯于随水草移动、季节性迁移。而当一位来自中原的大都君主来到草原交通要冲——即使它——便能够加强与漠北宗王贵族们联系,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央政府的情感忠诚度。此外,这种制度也有助于维持国家整体稳定和控制广泛地区资源。
标签: 土木堡之变中宫女 、 明朝21位 关系图 、 唐朝后期五代十国 、 宋朝官服 、 中国朝代存在时间排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