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曾是李自成创建大顺政权的重要谋士,他的能力堪比古代名将张良和韩信,不仅能在战场上指挥有方,还能在民间安抚百姓。然而,在乱世中,即使如此杰出的人物也难逃厄运,最终被李自成杀害。这一决定似乎简单地归咎于献谗言的牛金星,但实际上情况复杂得多。
原以为牛金星之手直接导致了李岩之死,却显得过于牵强,因为当时还未到争夺功劳的时候何必非要置他于死地?因此,牛金星与李岩之死之间关系不那么直接,他或许只是一位看相人早已洞悉了闯王的心思。
事实上,自从李岩加入后,大顺军队一度军纪严明,受到老百姓的拥戴和热爱,这也是闯王能够顺利进城的一个原因。然而,一旦进入北平城,那些流氓土匪们就迫不及待地撕去伪装开始抢掠,这种景象让人难以想象,也让人怀疑那些说功臣只是因为得到皇帝宝座的人是否真的了解历史。
如果真如一些人所说,只要守住北平城继续坐在宝座上,说不定即使过分劝谏也不至于寻短路。但是在退兵后,当大家反思刚刚的一切又如何转瞬即逝时,他们或许会意识到失败起源于贪婪,没有听从那位忠心耿耿、却最终遭遇惨剧的谋士的话语。而这样的责任推给一个人的最佳方式,就是杀掉那个提醒他们错误的人——这正是对此次事件的一个解释。这种观点虽然看似荒谬,但对于理解李自成这个人物及其秉性来说并不奇怪。他年轻时吃尽苦头杀过许多人,是债主、领导乃至自己的妻子,而这些都没有阻止他成为一名反抗朝廷并祸害百姓的人。他对半点委屈都无容忍,对杀人的道德标准也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只要觉得需要,就会毫不犹豫地动手。
因此,当诛杀 李岩这一决定下达出来时,无需更多理由,因为即便他的行为再小心谨慎,从未得罪闯王。这样看来,那个关于功臣和背叛者的故事,或许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复杂而深层次的问题,它涉及到了权力欲、个人野心以及历史中的偶然性。在这样混乱且充满变数的时代里,每一次决策都是多维度考量后的结果,而我们所看到的是最终结果:一个伟大的谋士因误入权力的漩涡而陨落,其背后的故事更是令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