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教子治家 皇家反腐防变(明朝那些事儿简介图)

朱元璋自视为勤勉、努力和责任心重的君主,他经常对子女和臣下夸耀这一点,非常骄傲。同时,他也认为自己是最负责任的父亲和家长。他特别喜欢被誉为伟大的父亲,在这方面留下的记载很多。

他以儒家思想作为教育内容,对诸皇子选择教师也格外慎重。《明史》中说:“明初特重师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诸王傅亦慎其选。”这些教师忠诚于职守,原则性很强,如果诸皇子不听劝告,不仅会受到严厉批评,有时甚至会遭到体罚。

除了从书本和老师那里接受正统儒家教育之外,朱元璋还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他经常命令诸皇子出城下乡,让他们接触农村生活,这些活动类似于当代人的军训,比如背上包袱行军几十里,以培养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在一次送别诸皇子的场合,朱元璋说:“今使汝等于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

朱元璋对于“反腐防变”非常认真,不仅抓得紧,而且有自己的方法。他曾亲自带领世子走访农家,看看农民居住条件以及日常生活;在大内辟地种菜,让诸皇子现场学习告诉他们应该节约资源,不要浪费民力。

据说为了让儿孙习惯劳动,不滥觞奢侈之风,一度特制草鞋给他们穿,并规定,只要出城远足三分之一路程必须穿草鞋步行。这样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朱元璋一人施行。

晚年时期的朱元璋曾对自己的治国理念进行了总结:“吾持身谨行,汝辈所亲见……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冰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

这样的治国理念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坚定无比,但实际上却难以抵御权力的腐蚀,最终导致了帝国衰败。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他确实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父亲形象,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