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免费阅读全文董其昌与民抄董宦案犹如一幅图画展现了历史的深邃与人性的复杂

在网上的一则消息中,我了解到一位北京赵姓收藏家的惊人发现。他在一些废品收购站闲逛,偶然间从一位小保姆手中购买了董其昌的几页明代书画。这件事让我想起了董其昌这个名字。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他出生于1555年,是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从一个贫寒家庭走上了学术之路。

他的书法艺术深受人们赞赏,他善于吸收诸多流派的精髓,并以自己的独特风格融合,形成了一种简约自然、清秀遒丽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如《月赋》、《古诗十九首》等,被后世推崇不已,甚至连康熙和乾隆帝都曾对他的书法产生过极高评价。

然而,除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外,董其昌的人品却有着另一面。在他辞官归乡时,他与子横行乡里,有些行为让人称道,让后世留下许多负面的传说。例如,他谋胡宪副之孙女为妾,还淫童女,这些故事被编成了《黑白传》、《五精八魂》,讽刺他的人品问题。

万历四十三年,当董其昌看中府学生员陆兆芳家的使女绿英时,便欲纳为妾,但次子董祖常统领二百余人强抢绿英,这事引起了公众广泛讨论。此事被说书人钱二用来演唱,而范廷芝因而牵连进来,最终遭到了董宅打击致死。冤情遍布各地民众愤怒至极,不仅写信呼冤,而且甚至将“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的歌谣传遍街头巷尾,以至徽州、湖广、川陕、山西等处客商也共有揭纸黏贴,用以表达他们对此事件的愤慨。

最终,在民众集体行动下,尽管官府试图平息事态,但百姓们还是成功拆毁了董宅,其罪状还被刻在墙上。而对于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既要看到他的劣迹,也应给予他艺术成就恰当评价。在文艺史上,即便是那些性格复杂的人物,他们创作出来的事业往往也能激励后人的灵感和探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