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军队战斗力强势续数据揭秘建国至灭亡战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这句诗不仅适用于人,也适用于明朝的军队。除了大明水师三百年未尝一败,卫所和九边之军也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

开国初期的军队自不必说,扫灭张士诚、陈友谅,然后北伐消灭蒙元,明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和唯一一个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朝代。到永乐时期,卫所制度发展到了极盛,其精锐程度少有军队可比。他利用这支军队北征蒙古、南伐安南,在文治武功上在历史上都可以说是冠绝一时。

历经仁宣到正统年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逐渐腐化,其战斗力急剧下降,最终导致了正统十四年的土木之变。在于谦主导下,不久后,大败瓦剌,再次捍卫了大明军队的尊严。

成化时期派名将王越平定大藤峡之乱,并陆续对建州三卫用兵,这些战绩被记载在赵辅《平夷录》中:“强壮就戮、老稚尽俘,如土崩而火灭。”至嘉隆万年期间,由于徐阶、高拱、张居正等首辅相继出现,使得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得以发挥抱负,以至于南倭北虏肃清,更取得了万历三大征的大胜利。万历皇帝在抗日援朝胜利后,对战俘处斩并宣读《平倭诏》,其中最著名两句仍令人震撼:“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三大征中除了水师有所表现外,还包括崇祯八年的料罗湾一战,大败西方霸主荷兰。到了末世众多边将开始练兵抵抗内部农民起义和外部满清八旗,但最为卓越的是孙承宗、袁崇焕以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新野铁骑卢象升天雄营秦良玉白杆兵,他们内消灭农民起义外抵抗满清,从而支撑了最后几十年的战争行动。

翻开明朝300年的史书,我们发现:开国时期徐达常遇春蓝玉;永乐时期永乐皇帝张辅;景泰时代于谦王越;正德尚武嘉隆万年代称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再到末世熊廷弼孙承宗孙传庭曹文诏卢象升杨肆昌洪承畴,他们或带来辉煌,或留下遗憾,但总有一位英雄能在关键时候站出来保住国家安全。

因此,将领们影响了一整代,而重视科技与情报机构只能作为他们力量的一个补充。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无论是何种形式,都能够增强一个国家或帝国的手段和影响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