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教子治家明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家反腐防变法则(图)

朱元璋自视为勤勉、努力和责任心强的君主,他经常对子女和臣下夸耀这一点,并以此为傲。作为一位严格的父亲,朱元璋特别重视教育,他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教子者。在这个过程中,他采用了最正统的儒家思想作为教育内容,对诸皇子的教师进行了慎重选择。

《明史》记载,明朝初期极其重视教师,不仅命宋濂教授太子,还对其他王子的老师也十分严格。这些教师既忠诚又坚守原则,对于不听劝导或顽劣不学的诸皇子,都会受到严厉责备,有时甚至会体罚。这一点在李希颜这样的老师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以“规范严峻”著称,对顽劣不学之徒,“或击其额”,即敲打他们的头部,这种做法虽然让朱元璋起初难以接受,但他后来理解了李希颜这种严厉教学目的,最终还提升了他的职位。

除了传统书本和老师教育外,朱元璋还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诸皇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经常命诸皇子出城下乡,让他们亲身体验农村生活,就像当代人小学时光中常有的军事拉练一样,他们需要背上包袱行军几十里,以培养勇敢无畏精神。1376年,在送别诸皇子时,朱元璋说:“你们要去游览山川、经历田野,看看道途险易,看看鞍马勤劳,看看小民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

可见,朱元璋对于反腐防变非常认真,不仅抓得紧,而且有自己的方法。他曾亲自带领世子走访农家,察看农民生活条件,同时在大内辟地种菜,让诸皇子现场学习告诉他们不要浪费国家财力劳动人民力。此外,他还规定只有穿草鞋才能步行三分之一路程,其余部分必须乘马行走,这样做就是为了使儿孙习惯勤劳,不滥觞骄奢之性。

晚年的朱元璋面对儿孙曾这样自我评价:“吾持身谨行汝辈所亲见。我平日无优伶瞽近之狎,无酣歌夜饮之娱,我宫中无私权嫔妃无昵宠幸。”他在政治上也注重集思广益,每天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一直到晚年都保持着清醒冷静,为国家的事务考虑周全。而且每个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即使深夜也不睡觉,只有确保事情停当才肯就寝,这样的生活方式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