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百度云袁崇焕原来是个阉党余孽竟然掌控了天下图

阎崇年对袁崇焕的评价颇为高超,将他塑造成了正义与正气的化身:“袁崇焕所展现出的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恰似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1] “我认为:袁崇焕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仁、大智、大勇、大廉者。他的仁智令人赞叹,勇廉令人敬佩。这种爱国情怀,与他那浩然正气紧密相连。袁崇焕留给后人的思想光芒永远、精髓恒久,是‘正气’,即‘浩然正气’……简单地说,这就是一种坚定不移、合乎道德规范、高尚而广泛的情感。”[2]

“袁崇焕之死是一场悲剧。在哲学层面看来,生与死都是一大关节点,也是一个大境界。岳飞如此,文天祥如此,于谦如此,而今又有袁崇焕也这样走过。这使得万千人激起怒火,为其泪下如雨振奋乾坤,如鲁迅所言:这便是我们中国脊梁。”[3]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无论是在社会地位、民族身份还是个性特征上。而且,在军事战略上,有时失误也是难免的事。但是,这些错误并不能否定一个人物整体成就。而对于这样的英雄人物,我们应该以史为镜,不断学习和进步。”

在明末杨继盛《临行诗》中写道:“浩气还太虚,丹心照万古。”时代需要 袁崇焕那样的人,他那样的浩然正气和爱国精神。他的一生,让人们通过他的品格与事迹,从而了解先贤,并景仰英豪,以及知晓荣耀与耻辱,以此激励后人。

但实际情况却显示出 袁崇焕跟魏忠贤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他曾经向魏忠贤进谄言,还修建了一座祠堂以祭祀魏忠贡献;同时,他也被指控视魏忠贤为父亲,并受命协助处理对努尔哈赤表示吊唁的事宜......试问这样的行为如何能称得上拥有“浩然正气”?

为了澄清这些疑点,我们要从一道天启帝发下的上谕开始,一步步揭开 袁崇焕跟阉党之间关系的迷雾。在宁锦大战之后,当时天启帝发布的一道上谑中提到:

"得旨:袁崇焕谈款一节,所误不小,朕不加谴责,尚著叙赉分明,念久在危疆姑使相准耳.恩典出自朝廷,霍维华何得移荫市德,好生不谙事体." [6]

从这份天启帝上的话里,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明确指出了阉党中的某些成员参与了对皇权挑战,他们甚至企图通过控制朝政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这些阴谋活动最终导致了国家衰败。

所以说,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客观地看待过去的人物及其行为,而不是盲目地将他们推向神圣的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过去,并借鉴其经验教训,为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一些伟大的领袖,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整个社会。但无论他们多么伟大,他们都是凡人,都有可能犯错。如果我们能够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什么,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