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人也一直在讨论“天子守国门”这一话题,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许多人都想了解它的来历和完整句子的含义。下面,就简单地解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天子守国门”并不是明朝的祖训,这句话是网友后来创造出来的一种说法,它实际上是对“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不割地”的总结。这一原则其实源自朱元璋,但他没有直接表达过这四个字眼。
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蒙古班师回朝时,他曾经说:“我朝之尊贵超过前代,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句话可以看作是上述原则的总结。但朱棣从未自己用过“天子守国门”这样的词汇。
2004年,阎崇年出版了一本书《正说清朝十二帝》,其中提到过“天子守国门”的话。另外,“君王死社稷”的成语出现在西汉时期的《礼记》中,具体来说是“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
因此,这些话都是有来源的,而网友们将它们放在一起分析总结,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完整句子。这一句对于明朝的情况也是非常准确符合实际情况的。
标签: 北宋是怎么灭亡的50字 、 明朝那些事儿王更新有声小说 、 明朝与清朝谁更先进 、 元朝是金朝建立的吗 、 中国不敢挖的四大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