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谁播的好听战国弩能射600步何至明朝仅50步

探究战国弩射600步的神话与明朝50步的现实:科技进步还是传说变形?

在回顾古代战争技术的发展时,人们常谈及战国时期的弩——一项令人瞠目的远程武器,其射击距离竟达到了惊人的600步。然而,这一数字是否真实?它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在明朝最终缩减到仅50步的情况发生的呢?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科技并非没有退化。尽管从战国时代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数千年,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突破。事实上,历史上的许多发明和进步可能被后世遗忘或误解。

例如,当我们提及战国时期庞大的军队数量,如几十万人甚至更多,而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仅有几百万人口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这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规模和经济能力的限制。

《战国策·韩策一》中记载:“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其中提到的“六百步”外射击力,如果用现代度量标准来衡量,其威力无疑是相当恐怖。在那样的年代,即便是一小段距离,也能决定生死命运。而荀子的话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反映了当时对于微小行动重要性的认知。

然而,对于《战国策》中描述的这种超乎寻常的事物,我们必须保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些描述往往带有夸张性质。一种东西如果其存在超越了正常理解范围,那么就很可能是一个错误或者至少是不准确的事实。

此外,《天工开物》的出版日期为1637年(明崇祯十年),说明在那个时候火铳已经开始取代弩作为远程打击武器。而元朝对弩进行禁令,加上宋朝之后的造艺水平使得元末明初期间弩技术显然退化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关于战国时期弩射600步这一说法,有较大的夸张嫌疑,而在明朝期间,由于技术退化以及新型武器出现,这种远程攻击手段确实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