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经济体系中,金银比价的波动对整个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宋朝时期,金银比价经历了较大的变动,而明朝则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明初,黄白两金属的价值大致维持在一比四到一比五之间,这种比例一直持续到国家接收大量外来白银之后。当外部白银流入增多时,比价便开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明朝整体上呈现出下跌趋势。在清末,比价甚至达到了一比十或更高。此外,白银的大量涌入对于商业活动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后来的“白银危机”,最终直接促使了经济体系的崩溃。
从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祯八年(1635年),黄金与白银的交换率经历了多次调整。例如,在洪武十九年(1386年),一两黄金可兑换六两白银;永乐十一年(1413年)和宣德元年(1426年),这两个时间点上的交换率分别为4.8和7.5。而到了弘治十五年的1502年的时候,一两黄金已经能兑换9两白银。嘉靖九年的1530年代,一两黄金又回到了6两 白銀;而隆庆六年的1572年度及万历四十八年的1620年代,则再次回到8兩之間。此数据来源于《明史》、《明实录》等历史文献资料。
标签: 北宋是个怎样的朝代 、 靖康之耻女性下场 、 明朝和瓦剌的战争谁赢了 、 明朝抗清义士 、 中国各朝代统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