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传奇大臣背叛的自然序列

我曾经讲述过,明朝末年,崇祯帝心智失常,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阴郁和猜疑,对谁都不信任,只相信自己。据统计,他在位期间更换了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并且杀害了七名总督、十一名巡抚及逼死一人,这其中包括袁崇焕、熊文灿、杨镐等重要官员,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只要崇祯对他们稍有怀疑,就会毫不犹豫地处决他们,但这样的行为导致了国家的衰败。

崇祯不仅杀人,而且喜欢示众,比如对袁崇焕,不仅在市集上凌迟致死,还让百姓们来分食他的肉,家属被流放三千里并没收家产,以彻底消灭他。此前袁崇焕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在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中取得巨大胜利,但因一封诡计的手信,他的一切成就都化为泡影,最终成为被斩首的大奸臣。这背后的目的,是为了以此吓阻其他官员。但是,这样的暴行反而让人们看到皇帝的愚蠢与残忍,以及自己的命运预示着死亡。面对这种无休止的人性的恐怖,大臣们只能寻找逃生的机会,因为跟随这样一个皇帝,没有任何生存希望。

这些受中国传统忠孝思想影响的大臣,他们不会轻易变节,即使知道未来会被史官记录为“二臣传”,但为了自保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他们不得不寻求生路。在清朝提供给他们的是高禄厚重,一方面没有像崇祯那样随意杀戮大臣,另一方面早期投靠清朝的人,如范文程、李永芳,都得到了重用甚至结成了亲缘关系。大清展示出的宽容与包容,让那些在崇祯手下惶恐不安的大臣们纷纷寻找逃脱或叛变的机会。

历史上,有孔有德于崇祯六年降清,有耿仲明于同年四月也降伏。而洪承畴则于崇祯十二年在松锦战役中被俘后降服。他最初因为援军到达时粮尽援绝而降清,但后又逃往锦州,与清军作战十年后,再次投降。尽管如此,皇太极仍然接纳他,并授予他总兵职务,使祖大寿深感感激,从而写了一封信给外甥吴三桂,为吴三桂后来的投敌埋下思想基础。

从此之后,大量明朝将领开始向清朝投诚,其中包括沈志祥、孙可望等120多人。大多数得到一品高爵或王公封号,并且这些爵位直至清末仍由他们家族继承。这些官员原本是由天启赠送给满洲贵族,而现在却成了天启无偿赠送的大理院,将忠诚与背叛原因简化为道义与物质之间的心理冲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