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帝执政期间,他的性格阴沉多疑,谁也不相信,只信自己。据统计,他换了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这其中包括袁崇焕、熊文灿、杨镐等国家栋梁。这些忠勇战将因为一封反间的信,其战功化为乌有,被冠以叛臣之名,遭到极其凄惨的处决。
这样的白色恐怖让许多受中国传统忠孝思想熏陶的大臣们感到无路可走,他们知道若不逃生,将面临灭绝人的结局。因此,他们不得不寻找生路,而大清所提供的厚禄和清明无猜,让他们看到了生的希望。
早年投靠过清朝的大臣,如范文程、李永芳等,都得到重用甚至结成了亲情。而被崇祯吓得惶惶不可终日的大臣们,也纷纷寻找逃跑或弃暗投明的机会。这背后,是对生存与死亡之间选择的一种深刻考量。
历史上,有如孔有德、耿仲明在崇祯六年降清,再如洪承畴在崇祯十二年降清,并且都被皇太极接纳委以高职。大批明军将领也纷纷投靠,大约有120多人,其中有的被授予一品大员,有的被封王公等爵位,一直传至清末由后代承袭。
这场大规模的人心向往,不仅是因为政治上的追求,更是由于对道义和正义的一种追求。在那个时代拐点上,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选择,而这个选择最终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此外,这些大臣们对于未来的担忧,以及对现状无法挽回的情况下,对于未来是否还有可能保全生命和尊严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标签: 为什么管朱祁镇叫大明战神 、 明朝末年的名臣名将 、 土木堡之变文官牺牲哪些人 、 明朝与宋朝对比 、 元朝主要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