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为何在天变人革中转向清朝

我们说过,崇祯有心理疾病,他性格阴沉多疑,谁也不相信,他只相信他自己。有数字统计,说他执政以后,换了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总督七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这其中包括总督袁崇焕、兵部尚书熊文灿,兵部侍郎杨镐,蓟辽都御史刘策、巡抚都御史孙元化、漕运总督杨一鹏、三边总督郑崇俭……这些都是国家栋梁啊,崇祯只要一起疑心,那就是要杀人没商量,他不管栋梁不栋梁的。但是,栋梁都没有了,国家确实要垮塌。

崇祯不但杀人,而且还要虐杀,还有示众。比如对袁崇焕,不但在大街上凌迟,还要号召百姓来分食他的肉。家属要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干净彻底消灭,从地球上抹去。

袁崇焕纯粹忠勇战将,此前有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成功战例,但一封反间的信,他的战功就全部化为乌有,他成了死有余辜的叛臣,而且死得极其凄惨。崇祯的意思是与以儆效尤,杀鸡给猴儿看。可是,大臣们看到了什么什么呢?至少是看到两点,一皇帝的弱智与残暴,以及自身的结局。大臣们跟着这样的皇帝干,没有任何前景,只有死路一条。那怎么办,就逃生吧。

谁不怕灭绝人性的白色恐怖呢? 这些受过中国传统忠孝思想熏陶的大臣,他们轻易不会变节,他们明明知道将来要被史官写进“二臣传”,但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活命,他们不得不寻找生路。在这个时候,大清所给出的厚禄显得非常吸引。一方面他们看到大清那边清明,没有随便杀大臣的事儿;二方面他们看到早年间投过去的人物普遍得到重用,即使李永芳还与皇家结了亲。大清的手腕,对于那些被迫弃暗投明的大臣来说,是一种救赎之门。

被迫在混乱中纷纷寻找逃跑机会,也是在寻找弃暗投明的大机会。大清对于这些降人的态度宽容且慷慨,如同孔有德、耿仲明降后得到恩赏;洪承畴虽然曾经降而复起,却最终仍旧因军事上的贡献而受到接纳和尊重,这样的真心让祖大寿深受感动,最终再次选择归顺。而这背后的原因,在于道义与利益之间微妙的心理平衡,以及对于未来生活质量的一种预期追求。

从此以后,有120多位参将以上武将及其他高级官员依序或逐步加入到清朝麾下,其中一些甚至获得了一品衔或者封王公爵位,有些家族直至满洲族开国时期也能保持其贵族地位,这些历史事件或许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政治现象,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每个行为都会因为时代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而这一切又正是由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驱动所致。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时代转折点上,无论是否愿意,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无力避免参与到历史的大棋局中去,更无法抗拒那个强烈的呼唤——求生,以维持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精神自由。当人们面临着死亡威胁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会寻找出生的希望和新的生活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忠诚于古老帝国的人民选择了另一种可能:找到新主子、新领主,用尽一切手段争取属于自己的安稳日子,而这一切,又恰恰成为了某种形式上的“逆向思考”——即使是在痛苦之中的挣扎,也能够通过自我解放实现某种程度的心灵自由。这难道不是一种奇妙的事情吗?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接受外敌统治的人都是无原则地投靠者,或许有些真正忠诚的人只是在绝望之际,被迫做出了艰难决定。但尽管如此,当代许多学者认为,这些行为最终导致的是政治结构上的根本改变,因为它削弱了中央集权,使得地方势力得以崩溃,从而促进了新朝廷建立过程中的快速扩张。此刻,我们站在时间的河流岸边,看着那遥远年代,那些伟大的帝国,它们怎样一步步走向毁灭,然后又如何惊险地重建?答案仿佛就在我们的脚下,但却又像是一片遥不可及的地平线,只待风雨渐退,我们才能真正把握它们之间隐秘的情缘故事。我想,你一定也很好奇,那么那些曾经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人物,其究竟去了哪里?他们留下的足迹,在今天还有没有痕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