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虏南倭:明朝嘉靖帝年间,中国南北边疆的两大外患,我国人民长期受其困扰。在这段时期,面对外部压力,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了国内积累的问题。
北虏指的是蒙古族,从元朝残余力量北逃而成的北元,又称为鞑靼和瓦剌二部。其中瓦剌最终成为中国北方边境上的最大威胁。瓦剌汗在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入侵土木堡,这一事件被称为土木堡之变。随后百年的内斗中,蒙古内部分裂,而鞑靼则重新崛起,并在俺答脱的领导下于大明嘉靖年间独立建国,他的军队不断威胁着中原地区。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宣布自己是汗,并派使者与我国议和并求开通贸易,但遭到世宗多次拒绝。在嘉靖二十九年的六月份,俺答率军逼近大同,这一事件被称作庚戌之变。他以武力迫使我们同意开市,但直到1553年的前夕才将边境地区的滋扰问题解决了。
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为了救自己的孙子,与我们开始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在此基础上,我们封他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作“俺答封贡”。这一系列行动使得双方关系有了显著改善,对我们来说,也意味着西北边疆得到了较长时间的安宁。而满清崛起后,再次引发九边烽烟。这场与“北虏”的对抗终于告一段落。
至于南倭,它主要指的是东南沿海的一些倭寇,他们不仅包括日本人,还有一部分是中国本地居民,比如汪直等人。此类问题导致了我们的海禁政策,以及宁波之乱、屯门之战及西草湾之战等连串危机。但是在胡宗宪、戚继光以及俞大猷这些名将的大力镇压下,该问题在嘉靖末期基本得到解决。
总体来看,无论是“ 北虏”还是“南倭”,它们都给当时明朝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通过坚持开放政策,如打开海禁以及与蒙古签订和约,使得这些问题最终得到缓解,为国家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标签: 明朝岷王世系 、 明末八大寇简介 、 明朝18位 列表 、 中国年号表 、 明朝那些事儿王更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