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如何防止豆腐渣工程探秘那些自然防范之法

在一月的第七日,长沙市区的天心阁古城墙上,一块刻有明朝洪武年间官员名字的窑砖被发现,这块青色窑砖出现在了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见证了长沙从土筑城墙到使用砖石改造的转变,而且由于其质量问题,可以立即追踪到负责制造官员的责任。

这块窑砖上的文字清晰可见:“长沙府礼陵县提调官典史陈福,洪武七年八月。”它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一块窑砖,而目前在天心阁250余米古城墙上,只有这一块为证据,其余则属于清朝咸丰年间留下的遗迹。

冯建平,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专业委员会理事,对此进行了考证,他表示:“这块窑砖从明朝洪武年间到现在,见证了长沙600多年的历史。”而且,这段古城墙已被定格为唯一保存实物,也是全长251米、宽6.1米、高13.4米的大型城市防御工程之一。

保存了一千二百五十年的明朝青色窑砖完好无缺,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而这座古城墙差点就要消失,因为有一群文人阻止拆除,使得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这对于長沙歷史文化研究来说,是一次幸运的事故。

为什么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材料会刻上日期和制作者呢?冯建平解释说,这些都是作为城墙用的官窑印,用来保证质量和责任制。当时谁建谁负责,当验收时,就可以一眼看出哪些人制作过哪些质量如何。因此,如果游客们在游览天心阁时发现其他更早期或更珍贵的陶瓷残片,他们可以直接联系管理处,最先提供信息者将获得奖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