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1588-1641),字文弱,明代武陵县碴口坡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祖父杨时芳为当地名士,重视地方文化建设。他父亲杨鹤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以诗文著称。杨嗣昌在晚年父母相继去世后,于万历三十八年中举进士,因仕途多变,最终以督兵闻名。
步入仕途后,杨嗣昌曾任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但因遭阉党排挤,他在天启三年辞职归里。在崇祯元年,他被起用为河南副使,加右参政,并逐渐升迁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关等地,以知兵之才受到朝野瞩目。
今山海关内有其塑像,纪念他整饬防务和修筑城池的功绩。在崇祯七年,他担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同、山西军务,但因家中事宜回家丁忧。崇祯十年,他受命为兵部尚书主持对农民起义的围剿,并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网”计划,这一策略在一年内成功击退了起义军。
次年的五月,他被授予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掌握人事和兵部事权,使他成为权倾一时的人物。然而,在崇祯十二年的战争中,他最终因战死于湖北沙市,而他的名字也随着历史的沉浮而成为了传奇。
《明史》评价杨嗣昌是一个积极研究先朝故事且工笔札的人。他还与当时的文学家交往甚密,有诗文酬答,并留下了一些作品,如《杨文弱集》。在常德历史上,人们还传说他修缮了常德府城,让其更加壮固。此外,他根据古籍考证桃源境内风景,为开发桃花源做出了贡献。
标签: 土木堡之变女眷 、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简介 、 元朝灭亡惨状 、 中国上下5000年朝代顺序图 、 元朝为什么不算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