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这段历史,是一个颠沛流离的过程,较少为人关注。相信这篇文章会对你了解这段历史很有帮助。
之前讲到明清易代,不一定是以李自成进入北京作为明朝覆灭的标志,若按照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被俘来看,那么明朝又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名义上是这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出过专刊,讨论过史学研究碎片化的问题:一方面,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不应该只注意很细小的问题,否则研究就陷入碎片化;另一方面,有些历史学家则认为研究必须从小问题着手,否则你说的话是否有根据、有道理就值得推敲,所以小事件和大叙事如何结合起来,是所有的历史学家要思考的问题。
今天所讲的问题,就是试图从这方面入手做一些探索。“永历西狩”的“西狩”是什么意思呢?古代国君逃亡不叫“逃”而叫“狩”,慈禧太后逃到西安也叫西狩。永历皇帝在广西即位,小朝廷不断西迁,从贵州迁到云南,再迁至缅甸,这个过程就叫“永历西狩”。这件事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也许只有几百万人知道这个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二百六十多个皇帝,大多数皇帝不得善终:有的被杀掉,有的被毒死,有的被囚禁,也有一些逃亡,比如唐玄宗逃到成都,他的后代唐僖宗也跟着他跑到了成都;宋恭帝在南宋灭亡时跳海自尽;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之前光绪皇帝跟着慈禧太后仓促地逃向了陕西省省会 西安。而且很多皇帝遭遇外敌俘虏的情况也不鲜见,如岳飞《满江红》中提到的靖康之难,即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在靖康之乱中被金兵俘虏,这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耻辱。而在明朝时期,又发生了英宗因土木堡之战被瓦剌部落俘虏并囚禁的事故。这意味着,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但唯一不同的是 永历帝主动选择跑向异族国家,这让他成为了一位独特的地缘政治上的孤立者。
有人觉得永历政权及其活动是小历史,微不足道。但真是这样吗?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看一下。在我去参加一次会议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往事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我参加的是由明史学会组织的一次关于南明史讨论会。当时,我们参观了曾经属于永历政权的地方——兴义县安龙镇。这是一个几乎无人知晓的地方,因为它过去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当年由于其地理位置,它成了永历王朝最后的一个避风港。可以想象,当时的小王 朝廷里,只剩下五十余名文武官员加上随从和宫眷共计2900余人,他们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尽管如此,由于许多反清复 明势力还控制着四川、云南等地区,以及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因此虽然形同虚设但仍然存在价值。在1646年的某个时候,一些亲信拥戴鲁王朱以海建立起自己的政权,而鲁王本身也是承认永历为正统。他于1653年去世,该政权礼部便决定给他谥号,并进行合适葬礼。不过他们同时表示:“圣天子远在滇云(指云南省),道路阻梗(交通困难),末繇上请(请求批准),姑同岛上诸文武叙王本末及生薨年月,勒石藏诸圹中,以日中兴。”(《监国鲁王圹志》) 这显示出尽管他们自己并不把自己当作真正独立存在,但仍旧尊崇 永丽 为正统。此外,还有一群来自四川的大顺军残部投靠 永丽 的旗帜下,他们希望恢复江山,与其他反清势力联合抗击清军。
此外,当今世界中的许多国家与 明 朝保持友好关系,其中包括日本、日本琉球以及越 南等地,都对 明 朝抱有深厚的情感或忠诚程度甚至比 清 政府更高。此外,在那时代内陆各地还有大量士兵转而投靠到了各类反 清 政权底下的领导者手中,最终导致整个北方地区完全陷入混乱状态。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就是郑成功,他已经开始积极筹备再度驱逐 foreigners 出境,而他的儿子们继承了这一使命继续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总结来说,即使是在那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一刻里,那些追求自由与维护国家尊严的人们依然坚持到底,从而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心灵记录,为未来的世纪提供了启示。
标签: 明朝十六帝在位时间 、 古代十 排名 、 宋朝是第几个朝代 、 土木堡之变带了多少宫女 、 土木堡离北京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