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中的人口如同滔天巨浪是否真的达到了4亿的海涛

明朝那些事背后的人口谜题:真相在何处?

关于明朝的历史人口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近年来,有些研究者提出了新的估算,认为明朝峰值人口可能远高于传统观点中的1.5亿。然而,这一观点并非没有争议。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历史发展并非线性增长,而是一个波动过程。因此,不能简单地以清初的人口作为参考,再倒推出明朝的人口规模。这是一种典型的“线性陷阱”,忽视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变数。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明初的人口基数。在葛剑雄、曹树基等专家的研究中,他们通过《明实录》、地方志等史料,对洪武年间的人口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这一修正不仅仅是对民户数量的增加,还包括了僧道户、乐户、匠户以及灶户等其他未列入民户统计对象。此外,这些对象所占比例并不大,因此可以合理推断出明初实际人口至少有7300万。

随后,我们要考虑的是自洪武二十六年至万历二十八年的时间段内,人均增长率达到了5‰。根据这一数据,以及其他考究方法,如族谱研究和当时人的记载,可以预估在这207年的时间里,明朝的人口由7300万增加到了2.05亿。这一预估值与一些学者的新观点相呼应,他们认为何炳棣等人的低估可能不足以反映实际情况。

此外,从耕地面积的角度看,即便是在清代所谓的”人口爆炸“时期,也只是恢复到崇祯时期水平。而且,由于实际年平均增长率有可能超过5‰,更高总数也是可行的情况之一。

综上所述,不同的声音各执其词,但有一点是共识,那就是 明朝峰值人口很可能位于2亿以上,但也远未达到4亿。在城镇化方面,或许会比现在更为发达,同时城市规划建设水平之高商业繁荣程度之佳,以及卫生条件之优,都让人不得不深思:“那么真正的大江南北,是怎样的景象呢?”

标签: